职业劳动——拥有一点儿可支配的钱

七、职业劳动——拥有一点儿可支配的钱

程庆

每到一周最后一天的午餐时分,向阳一、二班的学生们就会拿着自己的饭盒或盅子,在平时从不会围挤的餐车前排着长队,依次向老师付钱、递盒子打饭。这就是一周一次的,他们用自己工作得来的工资购买午餐的时间。他们的钱来自哪里?他们的工作又是什么?他们工作了多久?

从1997年的下半学期开始,向阳大班功课表上就新增加了一项课程:“职业休闲辅导”。针对大班的学生而言,他们年龄大都在12~15岁,已基本具有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只有个别学生能力稍显不足。从入校以来,他们接受的都是学科和生活自理方面的学习,而对于其他知识内容,如有关于他们自身的生活技能却没涉及过。这门课程的开设,使我们的大班学生开始有了对工作、工资、劳动的意识。他们在每日上午10:00—10:30这段时间里,要在遵守纪律的前提下,完成老师按他们能力所分配的工作,待到一周结束后得到工钱,用来购买食品等。

在这个集职业劳动、休闲于一体的课堂中,他们会谨记老师说明的工作纪律:①进入课堂后,要接受老师的点名并回答。上课6分钟后未进入课堂为迟到,迟到者,扣发工钱。②工作期间不乱讲话,保持安静。至于工作内容,便是老师依据他们的个人能力所设计的项目。工作有如组装圆珠笔、分类钮扣、组装从宾馆带回的盥洗用具、将筷子按规定的数量捆成一捆;休闲有听音乐、看故事书、聊天、钩手钩纱、绘图。工作完成后由老师记下完成情况便收工,有空闲时间的话便进行休闲活动。一周结束时领取工资,刚开始还没有将职业休闲课的工资用来购买午餐,而是让他们在一起“画鸡爪”(一种大家出钱共同购买食品的方式)来买零食。

如今向阳大班职业休闲课的学生已更换了一轮,目前大班的部分学生具有连续工作30分钟以上的能力,并且可以操作许多精细的如分类与组装桌上物品的工作,以及粗大动作方面的担、抬、蹲、爬等工作。但还有一部分学生工作耐性不太好,以致工作种类的广度也不大。依据他们自身的工作特点,我们所设计的工作程序、工作制度、工作内容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很大的变化。

1.打卡

到了上午的最后一节课(11:00—11:30)时,同学们便主动地来到职劳课签字打卡处排队,依次在自己的工作记录本上用印章打卡,印上当天的日期。

2.劳动项目分为工作组与服务组

打过卡后,由监督工作的人员为他们分别配发工作组或服务组的胸牌。之后,他们便主动走向自己的工作岗位,开始今天的工作。

(1)桌上工作组。

工作组的工作性质是属桌上物品操作的,那么有关桌上物品操作的许多工作内容,我们就设计为同学们可以做的事。除了延用原来的一些工作内容外,我们新增了一些工作:

①使用工具:包括所有他们能够操作的工具,如文具、剪刀、胶水、小刀、镙丝刀、铁钉、铁锤、钳子等。同学们用它们来制作纸盒,组装鞋架、晾袜架,安装铁扣、镙丝帽、挂物架等物品。

②贴标签:元旦前的义卖活动,是大家忙着贴义卖品商标的时候。欣喜的心情会让大家贴起来不感到累。平时,向阳超市贴商标之事,也是他们很乐意做的。

③分类物品:这是一项在职业课中常见的工作,因为同学们在完成这项工作的同时,也在其中学习了许多既与工作相关,也可以运用在生活中的知识。如按颜色分类钮扣,从开始的只分出一种,到二种、三种,他们根据颜色分类的能力大有长进。除了按颜色分类钮扣外,还可以分类其他许多物品,也可以根据物品的其他特征来分类(大小、形状、质料)。

④穿串物品:这项工作是为了让同学们养成持久专心工作的能力而设计的,操作简单,主要是将一些有孔的玩具串在一起,同时也锻炼了精细动作的能力。

⑤旋转物品:主要从事从一大堆瓶盖中挑选出适合某瓶子的盖子工作,他们要十分小心地看或试来决定该选哪一个,并且还要用恰当的力度来盖好。

⑥组装物品:这项工作的内容很广,组装的物品种类很多,可以组装文具,将一套有多种形状的尺,让学生按模板摆放好后,再装进有封口的包装袋;还可以组装圆珠笔,老师拆散了从文具店里买来的原本组装好了的笔,将各种零件分别放入容器中,让同学们再重新按顺序组装起来;可以组装餐具,将两只筷子一同装进纸糊的筷子袋中,并提醒同学们注意看,别多装;可以组装商店买来的成品货物,老师拆开如组合式鞋架,请他们再组装回去。

⑦包装物品:平时老师、同学一起收集的糖果纸、食品的包装盒、买礼物时的包装纸等,都是用来设计包装的好材料。老师先示范如何用这些材料来包装指定的物品,再请他们来包装。这项工作是目前社会上也很常见的计件工作,给他们算工资时,当然也是按件算。

(2)热心服务组。

从大家加入该组的那天起就知道,本组的服务方针是,不怕苦、不怕累,用我们辛勤劳动的汗水来换得大家的好评。该组主要的工作项目为:

①大物品之体力工作:当大家在做这类工作时,会莫名地开心,他们两个一组、三个一群十分卖力地工作着,边工作边说笑,比起坐在桌前操作那些物品时快乐多了。体力工作主要是叠高货物和搬运物品、捆绑物品及整理物品之类。接到了任务,他们会立刻主动模仿电视中山城棒棒军的形象,自己去找一根棒子再加一根绳子往肩上一扛,由一人发口令:“出发——”,便开始了今天的工作。他们每天不厌其烦地将老师找来的货物搬来搬去,叠起来,又卸下来,重新组合捆绑。劳动带给了他们从学习中找不到的快乐。

②餐前准备工作:中午吃饭的碗筷数量因每班学生及老师人数的不同,分发的数量也不一样。这项工作由一位有点数能力,但又不太熟悉分类的同学来担任的。一年下来,他分碗筷的能力与其他各项能力都进步很大。大班的午餐与小班有些不一样的地方,看过关于大班午餐的那篇文章的读者或许能更了解大班午餐的特色,但我们这里讲的不是午餐的进行,而是关于午餐用品的准备问题。一周五日的准备工作都不一样,周二与周四需要服务组的同学清洗吃面的碗;周一需要准备与小班相同的碗、盘;而周三则要清洗西式餐具(大盘、小盘、刀、叉、汤碗),就餐桌还要铺上洁白优雅的桌布。当然,午餐的餐车是由服务组的工作人员推进教室的,西餐时间的服务生也是由服务组的一位同学担当的。

③厕所清洁:所有工作中,最脏最累的工作莫过于打扫厕所,但有两位服务组的“工作人员”特别喜欢打扫厕所。他们挽起衣袖,一手拿长刷,一手拿水瓢,往那小隔间里一蹲,便开始了工作。

3.记录成绩

时间久了,大家完成工作的态度越来越好了,效率越来越高了。他们完成工作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回到打卡台,交还胸牌,自己报告今日的工作内容并让老师为自己今天的工作评分,做得好或是按时完成任务记100分;有调皮或做错了或未全部完成任务记50分;没做工作或不愿做记0分。这分数直接和工资挂勾。

4.剩余时间的安排

做完这些事后,如果离吃饭时间还早,他们便开始从事一些休闲活动,有的会去看图书,有的会去绘画,也有的在老师指导下做缝纫。对于耐性差一些的同学,除了要慢慢加长他们的工作时间外,也要让他们感到每天工作后会有一个快乐的活动,那就是去体能教室玩耍。下课铃敲响后,他们便满足地去洗手准备吃饭了。

5.付出后的回报

每周五的职劳课,是大家最开心的时候,因为在这天的课上,大家均会得到自己辛勤工作的回报——工资。大家在老师的指导下,数出自己工作评分中有几个100分,一个100分便可以领取1元,50分是5角,0分则没有钱。他们用计算器乘或加出自己工资的总额,并填写好收据单,再向老师领取工资。工资领来,就要好好保管,他们都有自己的钱包,有的挂在脖子上,有的揣在兜里,钱是一定不会弄丢的。

6.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用自己的工资买午餐,这可苦了那些平日里没有好好工作,没“赚”到钱的学生们。每一道菜,都有相应的标价,钱越多的可以选择的菜越多,不然,就只能选择一些价格便宜的饭菜了,如白饭、汤,而且还要省着吃。吃是孩子最有兴趣的事了,他们开始渐渐明白,为了下一次能多吃到一些自己喜欢的菜,就要赚取更多的工资,要能得到更多的工资,就要好好工作。

并不是每次所得的工资,都要花完,学生吃饭之后所剩的钱,会继续留在钱包里面,存起来。曾有学生存工资为自己购买喜欢的衣服和饰品,若遇到有同学、老师过生日时,他们会一起凑钱来为其买鲜花或卡片,用自己辛勤劳动所换来的报酬,去向自己身边的人致以祝福,这也是他们很自豪的事。每周一次的茶叙课,也是大家对同学、对班级表现关爱的时候,有存款的同学会争当茶叙课的主人,用自己的钱购买食品来招待大家。在欢声笑语的茶叙课上,笑得最开心的,一定是今天茶叙课的主人。

大班的职业休闲课从开设至今,老师的课程设计不断改进,以求尽量去适应同学们的人格发展特征。看到大家掌握了一项又一项工作技能,作为教育工作者,老师从内心为他们的将来平添了一份希望感到高兴。而同学们在接受工作能力培养的同时,又从中感受到了无限的欢乐,从而使得职劳休闲课成为深受大家欢迎的活动课。

(见附表12“团体活动设计——工作与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