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干活动(伙食团)——生活中的责任

三、班干活动(伙食团)——生活中的责任

戴玉敏

我们在工作及生活中,经常关心的就是“为身心障碍的儿童实施怎样的教育才能更合适”。特别是向阳一班的学生,他们的年龄在13岁到16岁之间,马上面临毕业回家的问题,回家后怎么样生活,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重回小时候那样,由家人专人照管?或者听之任之?还是独立生活?经过前几年的学习,有的学生基本的身体清洁、穿着能力虽养成了,但仍不能独立在家待一天,为什么?大人的回答是:怕他没饭吃!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责任感,增强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是为了他们将来能独立生活,减少社会、家庭的负担。向阳一开始办学时,就注意到这个问题,学生升到一班时,将有需要学习家事的几个学生组成一个家事组,开始家庭事务、独立生活技能的培养训练课程。后来演化到现在的班干活动:伙食团。

1.建立伙食团的目的

(1)培养学生简单的家居独立生活能力。

(2)培养学生简单的烹饪技能以及独立解决一餐的能力。

(3)辅导家长帮助学生在家独立生活的方法。

(4)培养学生依据家庭需要在市场上购买物品的能力。

2.相关的策略

(1)到学生家中做环境分析,了解学生在生活中独立生活的内容及要求是什么,学生在生活中最有可能参与的是什么,以及环境中的人事物等自然支持系统能提供什么,由此分析学生的学习目标及相关的服务。如有的学生家庭用微波炉,有的学生家中烧煤球;灶高灶矮,有冰箱和无冰箱,不同的环境对学生的要求也不一样。

(2)对学习内容作教材分析,区分哪些是容易学会、易安全控制、易于单身一人解决一餐的?分析出来安排教学先后顺序,逐步教学。如顺序可以是:学习冲泡牛奶、方便面→用电锅蒸热现成食品(剩饭、剩菜、冷包子、冷馒头等)→用电锅煮生食品(饭、蛋、面、饺子、清菜汤等)→使用天然气炉。

(3)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来设计工作流程。工作分析、简化程序、关键步骤的提示、辅助策略、辅具等,可使学生按照自己能记忆、操作的方式学习,避免认知能力带来的困扰。如有位学生用电饭锅为全校蒸饭,会用一个特大的盅代替以前的小盅,避免数数的困扰;用大小合适的容器装油;放葱成为关火的信号;翻完45张扑克或数数数到50,去翻转一下须炒稍长时间的南瓜丝等。

(4)学生可以先学习为自己做饭菜。在做菜时,老师可将要做的菜分成多个小份,每个学生自己做自己的,自己吃。这样学生可以试着体会,如刚才老师的示范,我照着做,为何不好吃?盐是不是放多了?为什么炒糊了?不行,再做一次,直到会熟练地做这道菜。

(5)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计划解决问题,老师的指导语与以前相比有明显的变化。以前是直接帮学生指出问题,并指令学生去做,如:“钟同学,你去把择菜的篮子拿过来。”现在,老师用引导性的、启发性的、提示的、解释性的语言,如:“为什么?怎么办呢?现在你要做什么?你觉得怎样?是不是该做什么了?你看还差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做?如果……,就会……”

(6)多提供机会让学生在生活中应用、表现。如每周到李老师家中体验生活一天,自己煮饭、做菜、打扫清洁、进行餐前餐后的准备与收拾、午餐后休闲;外出到临峰山“受评山庄”体验生活时,为大家煮一日三餐;每周二、四为三班学生制作下午的间食;负责家长聚会、游园会的好吃摊等。

(7)负责安排向阳全校的午餐菜谱。伙食团成员每天拿菜谱到三班,让学生及家长决定第二日菜谱,再商讨订出第二日菜单。每周星期三和炊事员一起为全校买菜。

(8)依需要到学生家中作家庭辅导,与家长沟通,示范辅导的方法,或将家中的厨房用具作调整,使学生能在家中方便使用,如果对于学生来说灶台较高,建议家长垫高地面;指导家长教学生操作、控制油盐、烹饪时间等。

下面介绍每周一班干活动中的伙食团活动,从中体会学生如何学会解决生活中的饮食问题。

9:20开完班会,学生们根据自己本学期所选社团分组。伙食团的三个学生不约而同地坐在伙食团长戴老师和义工家长的周围,他们明确知道今天要自己做饭吃。

伙食团成员须讨论解决这些问题:①今天吃什么?在哪里吃?怎么做?②需购买哪些菜?多少斤?③谁买什么?④家事安排,谁做哪些菜?谁蒸米饭?谁来进行餐前餐后的准备收拾?⑤午餐后进行什么休闲活动?

老师和一位义工家长带三位学生一同上菜市场买菜。学生要学习:①外出购物的准备:钱的保管、拎菜篮、熟记菜名(有时配合图片)、采购数量。②购买行为:认得自己要买的菜,向老板问价、要买的菜名、要买的数量,选择菜、付账、提走菜。③记住花了多少钱,怕忘记可以简单记账。

到李老师家后,学生报上今天的花费,用计算器辅助计算今日开支。学生接着学习如何择菜、做饭:①准备:场地、容器、刀子。②择菜:如空心菜、青椒、小白菜;如何剥皮:如藕、土豆、丝瓜;如何切片及菜丝:青椒丝、豆腐丝、藕丝、土豆丝。③如何洗菜。这时负责蒸饭的学生去淘米蒸饭,学习淘米蒸饭的过程。然后学生准备简单的佐料,如姜、葱、蒜。根据需要将准备好的菜分成多份。

老师先示范一下,如炒菜:检查准备物品的到位情况→开中火等锅热,慢数到10→倒油,慢数到10→放佐料→下菜→翻转,左铲翻、右铲翻、中间翻,等一下再翻(叶子菜类慢数到10、块状丝状类慢翻牌50张)→放葱,关火,洗菜盘,起锅铲菜入盘→端上桌。每个学生炒自己的那份,老师在旁引导,若弄糟了,学生总结问题所在,可再学习炒一次。由一名学生进行餐前准备,之后用餐,他们会请同学、老师品尝评价一下,得到好评,则会得意。

餐后收拾分工:一学生负责擦餐桌,一学生扫地拖地,另一学生收碗洗碗,有时他们会互相安排或推诿这三样劳动,但始终不会推到老师和义工身上。

2003年上半年中,三位学生学会做的饭菜有:用电锅蒸饭、蒸蛋,用天然气炉做蛋炒饭、青椒炒肉丝、炒空心菜、炒南瓜丝、青菜汤等。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学会自己独立解决问题、自己独立生活。在辅导过程中,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示范者、协助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老师给予学生指引、示范、增强。因为是为自己做饭,饭没有做好就没饭吃,关系到自己的切身问题,学生在这里是最积极参与投入的。而且同学之间要友好互助、共同商讨、分工合作才能圆满完成做饭这件生活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