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的记录

一、2000年的记录

日历翻到了2000年,一个数字很特别的年份,三个“零”,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间万物由零开始演变发展。在一个看似偶然却又必然的机缘下,重庆师范大学两位从事特殊教育研究的学者张文京老师和许家成老师受一直奉献于特殊教育工作的方武老师和李宝珍老师所邀,到台湾作特教访问。在一次与家长的晤谈中,他们谈到所参观到的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台湾高雄智障儿童图书馆,也谈到重庆地区有特殊教育需求孩子的家庭现状及需求,其间陈张克惠女士的慷慨解囊,让未来的“爱心儿童玩具图书馆”(以下简称“爱心”)有了安身立命之所。在对生命充满尊重的海峡两岸各方人士的热切协助下,在重庆市文化局的鼎力支持下,年轻的直辖市——重庆创建了全国首家专为有特殊需求儿童的家庭服务的机构——重庆市爱心儿童玩具图书馆。“爱心”一如这座城市,虽有着浑厚优远的历史,但在这特定的年代和这特定的时期却又如此的年轻,凭着年轻特有的冲劲和热忱,迈着蹒跚的步履,它起步了!

1.小朋友活动→玩具玩法指导

为了让失学在家的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孩子,能有丰富的学习生活刺激,我们特别请有一定特教经验的向阳儿童发展中心和重师儿童智能发展中心的老师,把玩具依据“双溪课程”分成七大类,再根据七大领域里的各项技能,把玩具作了操作上的难易度的排列,分别放在篮子里,在每个篮子里配上相应的玩具使用说明及所要达到的目标,指导家长使用这套玩具。玩累了,玩烦了,老师还会特别准备音乐、美术、戏剧类的活动,带孩子一起体验艺术的美妙。

2.家长活动→亲职讲座

我们的宗旨是服务家长,也希望“爱心”成为有特殊需求孩子家长的加油站,在这里,家长们彼此安慰,彼此鼓励。当然,更希望家长走出自己的天地,一起为所有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寻找温暖的港湾。由此在这一年内,我们邀请了重庆地区特教界、医学界的专家为家长举办了一场场专题讲座,让家长的亲职能力有所提升。

为了让家长掌握一些基本的引导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技巧,我们找到家长最关心的五个主题如:孩子不会说话怎么办?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请向阳和重师的资深特教老师针对这五个主题,把他们的教学经验总结汇编成册。在这套小手册里,不仅提出了这五个问题的解决方法,还展示了这五个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特别提到解决这五个问题家长所要秉持的观点态度及孩子周围环境的调整配合。

3.义工活动→义工帮助

本着“爱心”要成为大众了解帮助这群特别宝贝的媒介的使命,“爱心” 的工作人员除一名常设工作人员外,其余包括馆长在内的工作人员皆以义工的方式来馆服务。在馆长大力热忱的引荐下,开馆不久,我们迎来了第一批定期来馆工作的义工,他们是重庆师范大学外语系的年轻的大学生,从此,每个周末,“爱心”里都活跃着他们年轻的身影。在他们的感召下,到年底,定期来馆服务的义工已增至十多名。

4.特别的一页→宣传活动

烈日下的人民广场分外热闹,今天是助残日,初生牛犊般的我们也汇入到这扬善的洪流中。猛见镁光灯闪烁,原来是市长与现场接受免费装义肢的贫困肢残人士握手庆贺。年轻气盛的大学生义工不禁对记者愤愤然道:“我们每天免费为小朋友服务,为何不跟我们握手啊。”记者笑着讶然,反问道:“再怎么教,他们也是呆笨的啊,教他们有何用?”我们语短,义工气急,家长受挫。不是不能答,而是这样的场合,如何答才让大众明白:人因受教而有尊严!在功利浮燥的喧嚣中,也有一方净士:广场中一个妈妈正指着我们的宣传画一字一句读给她的女儿听:我们也和你们一样,有快乐需要有人分享,有痛苦需要有人倾听……伸出你的手,你也可以是别人的天使……女儿点着头,满脸凝重。第一次对大众的宣传活动,在这悲喜交织中完成了。

表8-1  爱心儿童玩具图书馆2000年六月活动安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