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社会学论要》简介
《文化社会学论要》这本书是由.(德)卡尔·曼海姆(Karl Mannheim)著创作的,《文化社会学论要》共有60章节
1
总序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我们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加快与西方世界接轨的步伐;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显然需要对西方世界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对它...
2
第一编 文化社会学知识的突出特点
...
3
第一章 社会学的社会学
...
4
第一节 为什么文化社会学首次产生于当代
这里研究的内容是看待文化现象的一种独特方式。通过从理论上反思它们自身的活动而不断地了解它们自己,这些研究旨在阐明对文化进行社会学研究可能具有的意义这一问题。文化...
5
第二节 现代文化概念的特点
如果我们想明白为什么在今日科学中的每一次努力都以从认识上掌握这一现象为目的的话,那么可以说,使文化本身得以形成的这一文化的全过程必定先我们而存在。文化的概念也为...
6
第三节 社会对文化创造的决定
通过分析上面列举的最后一种现代文化概念构成成分,即其中的社会决定因素,我们便进入了文化社会学这个比较狭窄的领域。 直到精神发展的最近阶段,社会对各种文化创造的决...
7
第四节 文化科学的显著特点
我们在前面一直试图从某种使社会学与历史哲学相联系的视角出发,概括追溯使文化社会学完全成为可能的文化运动过程。这种做法迫使我们一方面将我们的注意力转到文化现象进入...
8
第二章 对文化现象的内在思考和社会学思考
...
9
第一节 关于社会的科学和文化社会学
社会学可以成为关于建构、组织和生活变革的科学,因为它可以把自己表现成关于社会的科学、或者表现成关于各种文化形成过程在社会生活中的嵌入状态的科学。在前一种情况中,...
10
第二节 文化社会学和文化哲学
文化社会学家的首要兴趣所针对的是文化现象;我们也许可以认为文化社会学是对文化形成过程的某种特殊的解释。然而,文化社会学家和其他研究者——首先包括文化哲学家,都对...
11
第三节 基本的现象和概念
从上述分析出发显然可以看到,我们将不得不把作为一方面的基本现象(Grundphae nomene),与那些作为另一方面的不同的概念区别开来——这些概念虽然与存在...
12
第四节 纯粹方法论和直观的局限
人们不能仅仅利用某个既定的科学的方法,探讨其碰巧特别喜欢的任何外在于这种科学而存在的对象,这已经变得显而易见了。从事关于艺术和文化的社会学研究和心理学研究是有意...
13
第五节 总结和目标
当我们从这种补论回过头来看我们最初那些问题时,似乎就保留我们所进行的各种区分而言,文化社会学是一门从社会学的概念层次上思考文化的基本现象的科学。这门学科显然需要...
14
第六节 社会学的法律概念
为了理解这种作为文化社会学的特征而存在的概念形成过程,就一个具体的文化形成过程来研究这种概念形成过程,比就一般的文化概念本身来研究这种概念形成过程要有益得多。以...
15
第七节 对各种形成过程的内在思考和非内在思考
我们已经对马克斯·韦伯的法律概念进行了一些分析,因为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使我们可以根据一个具体例子表明,当我们谈及将一个概念以前在一个不相关的层次上构成的内...
16
第八节 态度和概念形成过程
我们有义务弄清楚针对各种精神内容的、各不相同的态度的存在,因为存在于对文化形成过程的内在思考和社会学思考之间的终极性差异,只可能来源于这些态度方面的差异。哲学思...
17
第九节 对功能性的适应
我们必须用一个例子,把我们通过对某个形成过程之功能性的前理论的适应所理解的东西表现出来。首先,我们想以个体生活为例,展示这样的适应所具有的前理论特点。例如:一次...
18
第十节 对功能性的理解
有人已经反复评论说,这些例子有助于具体说明与功能性有关的现象。我们想再一次强调指出:我们根本不想将机体的功能性转用于那些根据高级的、不发生任何变化的领域,也不想...
19
第十一节 意识的社会结构
与集体的经验流相关的精神形成过程所具有的功能性,是最容易理解的——在这里,明显属于一个群体的经验可以说直接处于研究者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而个体则可以说是受存在于...
20
第十二节 文化-社会学知识的关联
就文化社会学知识所具有的显著特征和关联而言,我们从上面的所有论述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第一,只有已经社会化了的人,才能研究、理解和检验文化社会学。虽然自然科学...
21
第十三节 内在的解释和发生的解释
只有当我们把这种显著的、从社会发生角度出发对各种文化形成过程之功能性的集中关注,与其他的发生学探讨相比较的时候,我们对这种集中关注的描述才是完整的。正如这里存在...
22
第十四节 发生的解释和内在的解释之间的差异
就现在的研究而言,我们已经从两个方向探讨了我们的问题。首先,我们企图通过社会学的概念形成过程来识别社会学探讨的独特性。然后,我们曾经尝试描述——构成任何一种对文...
23
第三章 文化社会学知识的内在建构
...
24
第一节 直觉和逻辑的结构
到目前为止,我们一直在集中注意文化社会学经验的直觉成分。但是,如同任何文化科学一样,直觉在这种情况下只是科学知识的先决条件之一。它是一种conditio sin...
25
第二节 关于风格的社会学概念
“风格”既是一个美学范畴,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学范畴〔1〕。在这里,我们用这同一个术语表示两种截然不同的经验。在第一种情况下,这个语词来源于那种取向美学的艺术史。它...
26
第三节 概念的社会学层次
这种对风格概念的详细分析具体证明了,人们对待一个艺术作品的内在态度,会自动地转变成一种社会-发生的态度,而且,当初是内在的“美学”的风格概念也自动地转变成一种发...
27
第四节 世界观这个概念
正是当初毫不相干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建构了一个存在于社会层次和精神层次之间的世界。心理学则创造了一个普通的衡量标准——无论如何,只要我们想根据这两个层次之中的一个...
28
第五节 对文化现象进行分析的社会学类型
一旦达到了这种分析层次,我们便有可能根据它,对我们现在能浏览的几种文化社会学研究类型进行分类了。我们可以认为,那些既表现了狄尔泰的理论著述的特征、又表现了他那些...
29
第四章 社会学的各种变体
...
30
第一节 社会学的起源
简要回顾一下社会学——自从它那并不悠久的开端以来——所采用过的各种方法和手段,人们就会得到一个杂乱无章的印象,并且会非常草率地产生有关这种学说究竟是不是一门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