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总序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我们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加快与西方世界接轨的步伐;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显然需要对西方世界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对它的思想和文化进行更加系统和全面的了解、学习、分析和把握。因此,我们编委会在国内外学术翻译界和北京的中国城市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继承前辈学人翻译和传播西方典籍的优秀传统,全力推出《西方思想经典文库》,以求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作出自己的扎扎实实的贡献。本《文库》的宗旨是,广泛联系国内外翻译界的译者同仁,尽可能准确、系统和全面地向汉语学术界译介西方自有史以来出现的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之具有代表性和思想深度的重要理论著作。无论哲学方面的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自然哲学、心灵哲学、社会哲学、政治哲学、经济哲学、法哲学、宗教哲学、文化哲学等等方面的重要著作,还是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各个学科的具有思想深度的重要理论著作;无论西方名家宿儒的成名之作,还是国外学界新秀的扛鼎名篇,无一不在我们的搜罗移译之列。我们所着重强调的只有两个侧面:第一,所选译的著作必须具有理论深度和学术观点的独创性,力求囊括、但并不仅仅拘泥于所谓“名家名作”;第二,通过所选译的经典性著作,努力梳理和勾勒西学之中各个学术思想流派的演化和变迁过程,力求通过“查漏补缺”和“引介新人”并重、“追根溯源”和“迻译新篇”并举,为汉语学术界提供尽可能系统和全面的西方思想文化图景。
这样一来,难免会涉及如何处理有关引介西方学术思想界的非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我们认为,在马克思主义诞生已经一百多年、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近八十年、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和民族的指导思想已经深入人心的今天,我们不仅更加有能力、也更加有必要,了解、认识和批判扬弃那些曾经构成了使马克思主义在其中产生的西方思想文化背景的各个思想流派及其著作——所谓“马克思主义是在斗争之中产生和发展壮大的”,恰恰说明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并不惧怕面对那些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著作,而是努力通过对它们进行科学的剖析、批判和扬弃,使马克思主义真正得到科学和健康的发展。因此,我们的根本目的是以尽可能严谨的科学态度,完整、准确、实事求是地把这些著作的真实面目呈现在汉语学术界面前,供大家进行比较、分析、鉴别、批判扬弃之用。我们认为,这样的基本立场和做法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
“译事之艰辛,惟事者自知,”从事这样一种宏伟而又艰巨的工作,不仅需要我们的编委会全体成员同心同德、付出扎扎实实而又坚持不懈的努力,需要国内外翻译界同道的大力扶持和协助,同时也非常需要汉语读书界广大读者、同道和师长,出于公心而关心和爱护这项本来属于我们大家的事业,多多提出批评建议、多多加以大力扶持。在这里,我谨代表我们编委会全体成员,预先向所有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关心这项事业的人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谨此为序。
《西方思想经典文库》编委会
主编:霍桂桓
2001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