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聂荣臻、陈毅、李先念同列的受降代表
1945年7月26日,土洋村东江纵队司令部里,曾生和尹林平、王作尧笑语不断。
桌上摊开一份美、英、中三国联合发表的《波茨坦公告》,要旨是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本鬼子的末日快到了!”曾生没有了往日司令员的威严,脸上充溢着欢乐。“打了这么多年,中国人民的苦难终于快到头了!”尹林平收住笑容,感慨道。
这个日子的到来,他们早有感知,也一直在以实际行动迎接它的到来。
几个月前,延安飞来电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号召“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曾生便与尹林平遵令而行,指挥部队发起猛烈的春季攻势:第一支队宝安大队袭击西乡伪警第三中队,毙敌1人,活捉17人;宝安大队发动千余名群众展开破袭战,拆除铁轨,摧毁炮楼6座,使日军火车和巡逻车相撞,日军死9人;东纵在沙湾祠堂埋设地雷,炸死日军6人,伤敌12人;第三支队在龙岗、镇隆、坑梓三次与日军作战,毙伤敌70来人;第一支队猛豹大队击溃“民利仔”伪军1个中队,毙伤俘敌40多人,收复黄松岗;港九大队海上中队与日军武装船展开激战,除活捉2人外,船上其余日军被全歼……
然而,日军还在像濒死的饿狼一般挣扎。
8月9日和10日,中共中央决定给予日寇最后一击,又发出号召:“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应在一切可能条件下,对于一切不愿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实行广泛的进攻。”也就在8月10日这天,日本政府终于撑不住了,苦着脸向同盟国乞降,但日本大本营仍命令日军继续作战。朱德总司令随即连发七道霸气的命令,要求各解放区抗日武装部队向其附近城镇的日伪军发出通牒,限他们在一定时间内缴械。如遇日伪军拒绝,即予以坚决消灭。
接到朱德的命令,曾生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到了,当即命令部队:“动员全体军民,开入附近敌占据点,解除日伪武装,维持治安,镇压土匪特务破坏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千金一刻,不得稍有疏忽。”
8月15日,习习秋风送爽时,也将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遍了世界每一个角落。朱德总司令随即向侵华日军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发出通牒:“你应下令你所指挥的一切部队,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听候中国解放区八路军、新四军及华南抗日纵队的命令,向我方投降。”
对广东日军投降问题,朱德命令冈村宁次:“应由你指定在广州的代表至华南抗日纵队东莞地区,接受曾生将军的命令”。
因为朱德总司令的安排,代表广东人民军队接受日军投降的曾生,与华北八路军的聂荣臻、华东新四军的陈毅和鄂豫两省新四军的李先念一道,成为接受日军投降的四位中共将领之一,一时名扬天下。
收到这份电令,尹林平对曾生说:“你肩上的担子不轻啊。日本人是不甘失败的,又有蒋介石捣乱,我们得开个会好好研究一下才行。”曾生说:“我同意政委的看法,会议日子要早点定下来。”
8月16日,由中共广东省临委撤销后成立的广东区委在罗浮山冲虚观召开会议。广东区委书记尹林平主持会议,曾生和东江纵队其他负责人与会。会议讨论后认为,东江以南的惠东宝和港九地区是东江纵队收缴日伪军武装的主要地区,因而决定曾生返回东江以南,布置部队收缴日伪军的武器,并部署沿海的惠阳、宝安、海丰、陆丰、惠来和紫金六县的部队,占据城镇,准备建立反内战基地。
会后,曾生马上率司令部返回坪山,召集了各支队和港九大队负责人开会,做出了具体的部署。各部队遵照曾生的命令,紧急出动,火速向日伪据点推进。曾生还向日本驻军发出通牒,限令其解除武装,向东江纵队投降。
宝四区政府动员2000多名民兵,配合东纵第一支队开展对深圳、南头日伪军的受降工作。深圳镇驻有日军1个联队和伪军1个联防大队共1000多人,宝深线政治特派员潘应宁奉命深入虎穴,到镇里与日军谈判,命令其缴枪投降。日军首领说没有接到命令,拒绝投降。潘应宁与党组织其他人商量后,先瓦解日军普通士兵和伪军,促使部分日军士兵和全部伪军投降了。宝深线军事特派室和宝三区联乡办事处随即进驻深圳镇,举行了万人庆祝大会,被日寇蹂躏多年的老百姓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深圳镇被设为特别市,郑珠明奉命就任市长。
随后,东江纵队又先后解放了宝安县城南头和沙头角、西乡、横岗、平湖、龙岗等墟镇,路东、路西解放区终于连成一片。宝安全境挺过了最黑暗的日子,完整地回到了人民的怀抱。延安《解放日报》兴奋地报道:“日本投降后,东江纵队以全力向粤汉沿线敌伪进击,迫使敌伪投降,先后攻克宝安县城及无数大村镇,解放了千万同胞。”
站在县城南头的城墙上,曾生被大街小巷载歌载舞的喜庆感染着,脸上满是欣慰的笑意,多年来艰苦而辉煌的一幕幕又浮现在了眼前:东江纵队这支孤悬敌后的人民抗日武装,在党中央和广东党组织的领导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成为一支拥有11000余人的队伍,组织民兵12000余人;他转战东江两岸、港九敌后、粤北山区和韩江地区,在大鹏湾、大亚湾海域英勇打击日寇控制的海岸线和交通要道,威胁着敌占大城市广州和香港;先后建立了东宝行政督导处、路东行政委员会等抗日民主政权;根据地和游击区的总面积超过6万平方公里,人口450万以上;对日伪军作战1400余次,毙伤日伪军6000余人,俘虏投诚3500余人,反击顽军作战300余次……
海风从前海湾缓缓吹来,掀起曾生的衣襟。他蓦地想起了那年刚回坪山时,族人给的土枪土炮和母亲手中的地契,在心底默然说:我们没有辜负家乡的土地和人民……
然而,蒋介石为了抢夺胜利果实,命令广州行营主任张发奎调集重兵围攻东江纵队。1946年3月,为了贯彻《双十协定》,制止广东内战,曾生和尹林平代表华南中共武装,和中共代表廖承志、北平军调部第八执行小组中共代表方方一道奉命到广州,开始和国民党广州行营谈判,最终达成了协议:东江纵队主力北撤山东。
6月23日,东江纵队主力陆续集中到了葵涌。纵队司令部驻在一幢二层楼里,电台架设在楼房附近。6月28日午后,北撤准备就绪的曾生命令电台向中共中央报告:部队于29日傍晚离开葵涌。
第二天中午,部队整队开到大鹏湾沙鱼涌海滩上。难舍难分的父老乡亲们云集海滩,给部队送行。他们深情地朗诵了《送别我们子弟兵》:“同志们呀!慢慢地走,且让我们再紧紧地拉一把手;要说的话说不尽,请喝完我们这杯送别酒。八年时光不算短呀!你们打击敌人没曾松过手,保卫自己的人民和土地,你们的鲜血没有白流……”
指战员们也动情地唱起了《北撤进行曲》:“为了广东的和平呀,我们要离别战斗的家乡,我们要走上新的路程,漂洋过海到遥远的北方……不管反动派疯狂挣扎,我们要战斗到胜利的明天!”
军调小组中共代表方方发表了讲话,“你们为了广东、全国的和平,为了坚决执行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的训令”,“去为创造未来的新民主主义的强盛繁荣统一民主的新中国而努力”。
司令员曾生也心潮起伏,眼睛早已湿润。他站在临时搭就的主席台上,向乡亲们和复员的战士们告别。随后,他与方方一道振臂高呼:“和平万岁!”“民主万岁!”战士们跟着高呼,声音像潮涌般震撼天地。
再见了,大鹏湾!再见了,曾经浴血战斗过的宝安!曾生最后向家乡和人民看了一眼,带着热泪盈眶的指战员们登上三艘美国的登陆舰,迎着霞光,驶离海岸,向山东烟台缓缓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