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架云登天堂”
1958年6月6日,浓浓的晨雾被升腾的阳光缓缓撕开。县委第一书记王志早早到了办公室,今天要主持召开县委扩大会议,传达贯彻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精神,他颇为振奋。泡好一杯绿茶,喝了两口,他踱到窗前眺望,街上行道树蓊郁苍翠,往来的人影渐渐多了,有上班的大人、上学的孩子、买菜的老人……一派太平祥和的景象。远处还隐隐传来高音喇叭里《社会主义好》的激越歌声,与深圳湾海潮的澎湃声相应和,王志似乎受到感染,无声地笑了。
形势变化很快,他感觉自己要跑步才能跟上了。1957年9月,合作化刚基本完成不久,中共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农业“大跃进”的纲领——《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修正草案)》,全国掀起了工农业生产的高潮;1957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明确提出了“大跃进”的口号;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又正式通过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争取在15年或者更短时间内,在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宝安是一个靠海的边陲县,没有先天优势,人少地多、土地瘦、水利设备差,要跟上全国的步伐很是困难。想到这里,王志有些焦虑,尽管这些天来自己一直在潜心学习八大二次会议文件,但要原汁原味地传达给下面的干部,还是有些担心自己水平不够。
会议召开时,他很快恢复了自信,面色凝重,条分缕析,结合宝安的实际侃侃而谈,台下不时响起热烈掌声。传达完八大二次会议精神,他收敛了嘴角的笑意,郑重强调,要根据总路线的精神来检查宝安的工作,关键是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走群众路线。
第二天,王志以县委的名义,发出了关于开展宣传总路线突击月的指示,决定将6月10日至7月10日定为总路线宣传月。指示一出,各乡各村随即出动近万人的队伍,深入村村寨寨各个角落,展开总路线宣传。县城深圳镇的街头巷尾,到处是大红横幅、标语、宣传牌、彩排楼等,还有缓缓往来的总路线宣传队、宣传车。宣传车上的高音喇叭播送着嘹亮的歌曲、讲话。6月12日,王志亲自上阵,通过有线广播,向全镇所有机关、企业干部和商店、居民做了总路线报告。许多人放下手中的活计,站在门口,认真聆听,心里琢磨着:又有大事了!
随后,宝安与大江南北一样,掀起了“赶英超美”,全面“大跃进”的热潮。农业上,从上到下层层拔高粮食亩产量,宣传“高产卫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工业上,“以钢为纲”,掀起了“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其他行业也紧跟脚步,开始了各自的“大跃进”。
1958年8月底,毛泽东在北戴河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正式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这是一个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决议。要求各地在秋收前后,先把公社的架子搭起来。建立人民公社的浪潮,在战鼓声声里,向全国各地席卷开来。
宝安其实已走在了前列。全县农业社早已由原来的428个,合成了261个。一些地方虽未称人民公社,但与人民公社的规模、性质无二。县委第一书记王志收到上级党委建立人民公社的指示后,马上召集县委干部开会,热烈讨论后,决定号召全县农民建立人民公社。
农民们收到号召,反应不一,或格外欣喜,或忧心忡忡。
一些人等不及开会,邀上隔壁邻舍,找出年节才用的锣鼓,敲敲打打,热热闹闹赶到乡党委驻地,请求申请办人民公社,兴奋地说:“一定要搞好人民公社。”党委领导忙出来接待,说马上开会商量。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农民们才欢欢喜喜地离去。
南头社紧急召开社员会议,商量“办人民公社”的大事。大家的情绪高涨,急切难耐,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建言献策,一直开到深夜1时30分,没有一个人打呵欠。散会后,社员们还是兴奋得睡不着觉,几个人提议后,大家都连夜干了起来:拆下铁门圈,摘滚珠轴承。村里的鸡叫了三遍,黎明的曙光悄然升起时,每个人都一身灰尘,脸上污渍斑斑,却没有一个人感到疲倦。一连干了两天,1200户农民拆掉了自家炉灶,又将每个炉灶的砖送到农业合作社,建集体饭堂。
短短几天内,已有6个乡37个农业合作社,共17584人报名加入人民公社。
也有一些农民东看看,西问问,很快看出:将几十个、上百个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同的合作社合并,一切财产交给公社,多者不退,少者不补,还要拆了农民自家的炉灶建公社食堂;社员入社后,自留地、粮食、禽畜、农具和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社员与社员间实行平均主义,吃饭不要钱。这样一来,富队和富裕户都要吃亏。平时给集体干活,勤快的人和懒汉也“平等”了:干多干少,或干与不干一个样。
入社是大势所趋,于是他们在入社前赶紧杀猪宰羊,砍伐自家树木,免得归社里公有,让他人“共产”。一些人还担心,入了社不自由,搞不了家庭副业,生活上会比过去差上一大截。黄田社的一些农民就说:“公社不自由,不比农业合作社,想搞什么就搞什么。”蚝民们、渔民们也愁眉苦脸,担心入社后,会减少收入,和农民一起去地里劳动,也太辛苦了。
王志听到各方面的反应,将头靠在椅背上,望着天花板沉思。分析各方面情况,他觉得人民公社化的条件已成熟,大多数群众拥护,一部分人虽有顾虑,但可以经过宣传教育,在其他人影响下走向人民公社的道路。找到朱德全等几个书记商量后,他决定在全县各个农业合作社开展共产主义教育运动。
各级党组织随即行动起来,将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建立公社进行大生产的优越性作为教育的中心。松岗乡党委一班人一连几天都在紧张地部署,主要负责人说:“我们要组织声势浩大的宣传,同时,还要由党、团、社干部分头落户、分片包干、逐户访问宣传和串连全社,不能留下一处死角。”其他人都觉得这办法好,纷纷点头赞同。
有疑虑的群众架不住连珠炮似的“教育”,说自己的认识提高了,纷纷在会上写了决心书、保证书或申请书,说要坚决走公社化的道路。一些人还挽起衣袖,当场报了名,表示做好“三带头”:一是带头彻底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二是带头报名参加公社,同时还积极发动别人;三是带头出勤,消灭三类禾及虫害。
9月27日,天高气爽,闲云来去。人民广场上红旗如海,歌声如潮,农民、工人、干部、教师、学生、工商界人士、城市居民和蚝民,像千万条急流,从四面八方赶来,将广场汇聚成喧闹的人海。
这是宝安县委组织的首批人民公社诞生庆祝大会。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县委第一书记王志笑容满面,望着不断涌来的人流,转头对身边的朱德全说:“毛主席说得好,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群众一旦发动起来,力量真是大啊!”
朱德全笑了笑,深有同感。今天成立的第一批人民公社——南天门、超英、超美和光明人民公社,他也参与其中,做过不少细致的工作。南天门人民公社包括东和乡、深圳乡、盐田、深圳镇、沙头乡,超英人民公社包括南头乡、西乡乡、乌石岩乡、蛇口镇,超美人民公社包括松岗乡、沙井乡、福永乡。这些乡镇的田间地头,他都一一去过,深切感受到了群众期望更美好生活的激情。
庆祝仪式开始。南天门、超英、超美人民公社的代表上台向县委报喜,王志站起来,笑意盈盈地接受代表们的报喜,台下欢声雷动:“人民公社万岁!”大家安静下来后,王志发表慷慨激昂的讲话,阐述建立人民公社的意义、政策,以及怎样以实际行动迎接人民公社的到来。临结束时,他抑扬顿挫,声情并茂,高声朗读了一首山歌:
人民公社力量大,优越性来人人夸,
集体生产规模大,做起活来笑哈哈。
人民公社力量大,有食有穿不用怕,
生有育来死有葬,病有医来生有养。
人民公社力量大,人类思想大解放。
创奇迹——名扬天下,
定夺红——插在俺社上。
王志朗诵到最后一句,声音又提高了一倍,右臂高高扬起来,像举起了一个硕大的惊叹号。“哗哗哗……”台下又卷过一阵如雷的掌声。许多社员受到感染,似乎眼前已出现了“有食有穿不用怕,生有育来死有葬,病有医来生有养”的幸福日子,眼角溢出了激动的泪花。
随后,农民代表们一一登台竞唱山歌,颂扬刚刚诞生的人民公社。他们脸庞黧黑,手脚粗糙,平素干着农活,唱起山歌却也像模像样,不输于专业歌手。
一个代表对着麦克风深情唱道:“条条江河归海洋,朵朵葵花向太阳,人人齐心入公社,步步架云登天堂。”朴素的句子诉说着对共产主义“天堂”生活的向往,似乎说出了台下群众的心声,喝彩声又响成一片。阳台山下焦窝山村的几户单干户,听到办人民公社的宣传,激动不已,主动要求入社,这次也来到了庆祝大会会场。他们唱道:“公社歌声篇连篇,歌声冲上九重天,仙女听歌心思动,情愿下凡做社员。”王志和朱德全听了,被群众的热情感染,跟着鼓起掌来。
庆祝大会后不久,未入社的群众纷纷申请入社,红色人民公社和红旗人民公社随即宣布成立。宝安终于完全实现了人民公社化,从原来228个农业社,合并成了南天门等6个人民公社。县委和下级党委组织了20万名群众,在深圳、南头、新桥等地集会游行。密集的人流飞出欢歌笑语,大家敲锣打鼓,耍狮舞龙,庆祝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希冀着从此能过上好日子。
人民公社化后,实行部队编制管理,强调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分配上搞平均主义,使个体失去了生产的自由。这一过于超前建立的“政社合一”组织,与几乎同时进行的“大跃进”一样,很快露出了诸多弊端,入社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生产力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不久,宝安老百姓的生活骤然陷入困境,出现了死亡人口增加的现象。浮肿病、妇女子宫下垂等疾病也村村常见。
王志闻报,脸色大变,但一时也毫无办法。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也意识到了问题严重,开始纠正“左”倾错误,不断调整政策,宝安县委也随之进行了整改。第二年,新任县委第一书记李富林到任。他跑了全县每个角落,发现公明公社塘尾大队按劳分配、按产量计算工分报酬的办法很好,马上在全县推广。秋收时,农业大获丰收,农民们不仅能自己吃饱肚子,还能将多余的粮食支援灾区。
1961年7月,李富林主持县委扩大会议,将全县划为5个大区、22个公社。这时人民公社,已不再是过去的“一大二公”,而是实行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制。生产队成为基本核算单位,实行“三包一奖四固定”,也就是大队对生产队实行包工、包产、包成本,超产奖励。平均主义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克服,农民们有了生产的积极性。
同年10月26日,深圳镇秋风萧瑟,微微荡漾的海波幽冷,李富林主持召开了中共宝安县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596名正式代表、列席代表、特邀代表从各个村落、厂矿、街道赶来。此前,李富林已在县委扩大会议上,对“大跃进”运动三年来的错误与教训作了检讨。在第二次党代会上,县委书记陈仁代表县委总结五年来的成绩时,又作了诚恳的检讨。
灾难刚刚过去,与会代表们的心情也都有些沉重,眼神颇为黯淡。但县委提出未来七年的战略规划,打算将宝安发展为商品粮食基地,建设好渔港,繁荣山区经济,建立三肥基地和建设深圳游览区时,每个人的心里又都热乎起来,一波一波的掌声震撼屋宇。他们想起了毛泽东的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庭前的树上,几只雀鸟蓦地惊飞起来,向着蔚蓝的天宇直冲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