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塘王三接故居

西湖塘王三接故居

西湖塘王三接故居全景图(吴稳水摄)

位于祥平街道西湖社区西湖塘里343号。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清代修缮。坐西朝东,为前、中、后三落红砖大厝带左、右各一列护厝,总面宽25.6米,通进深33.1米。前落面阔3间,进深1间,使用土坯隔墙;凹寿门门额有泥塑阳文“紫气东来”,落款钤“晋斋”;屋宇为硬山顶,燕尾脊。中落面阔3间,宽11.8米,进深2间;中为敞厅,设寿屏神龛,土坯隔墙;屋顶举架高大,为十一架梁,硬山顶,燕尾脊。后落面阔7间,三段式马鞍脊,前有院埕。两侧护厝分隔成前、后相对独立的小合院,硬山顶,马鞍脊。大厝前埕立有2对旗杆石。此建筑是厦门现存状况较好、年代较早的大型古民居之一,共有大小房屋37间,建筑风格朴素,仍保留明代遗风。

王三接(1526—1557),字允康,号晋斋,“南亭”(原在孔庙之南)王氏九世,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与蔡复一夫人的祖父李春芳同榜进士。初授南京户部主事,后擢广东韶州知府,任上“洗留狱,雪无辜”,为官清廉,可惜英年早逝,“梓归囊橐萧然,无锱铢之余”(民国版《同安县志》卷28)。

王三接家族与金门琼林蔡氏、阳翟陈氏有密切的血缘关系。王三接的胞兄王三锡(1521—1603)娶浯洲(金门)琼林蔡宗德(梧州府通判)独生女蔡氏坤娘(1525—1601),生2子1女。长子王道显是蔡献臣的姑表兄,于万历十一年(1583)中进士,累官至湖广按察使,其三子王轩(1590—1628)字鸣衡,号景瞻,迁居金门何厝,被奉为“何厝王”的一世祖。清康熙年间(1662—1722),王鸣衡的曾侄孙先楚、先齐、先越举家徙居台湾葫芦墩,以种植柑橘为业,故该地王氏族人有“同安西湖塘,台湾柑仔园”的俚语。王道显的弟弟王道照,虽然没有当官,但他得娶德庆州知州陈荣祖(金门阳翟三郡知府陈健之孙)之女;而王道显的妹妹又嫁广东按察副使陈基虞(浯阳信房二十世)。

西湖塘王三接故居(岩立摄)

西湖塘王三接故居祖厅(吴稳水摄)

西湖塘王三接故居“紫气东来”匾(吴稳水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