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宅陈健故居

前宅陈健故居

前宅陈健故居(吴稳水摄)

位于大同街道田洋村前宅里99—102号,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建造。坐东北朝西南,前、中、后三落大厝带左、右各两列护厝,总面宽50.4米,通进深34.7米。前落面阔5间计17.3米,进深1间,三段脊屋面,外墙裙堵砌以磨光的“泉州白”石条,距地面1.3米以上的墙壁封贴红砖。外墙正立面有5个石砌方窗,均用石料榫卯拼接。窗框内有5条用青石板制成的直立窗棂,可以用手拨转,便于采光和空气流通,是明代民居中石构的“百叶窗”。中落面阔5间,进深2间。后界面阔9间,进深1间。左、右护厝前部各凿一井。左侧护厝古井叫“大某井”,意思是大夫人饮用的水井,上置八角形石井栏,夏天井水冰凉,家人把鲜肉搁在竹篮里用麻绳垂放到井里面,可以起到保鲜作用,因而陈家人常常在夏天请客人吃“冻肉”。右侧护厝水井,上置四方形石井栏,叫“小姨井”,是小夫人饮用的水井。根据《浯阳陈氏家谱》记载,陈健有元配夫人宋氏(诰封宜人)和庶配张氏,可见“大某井”和“小姨井”有谱可稽。

陈健故居建筑规模宏大,据说有99个窗门,故有“九十九间”之称。用材讲究,石板、红砖、杉木等建筑材料购自泉州、漳州,用“溪舶”运到大厝前的“坝仔窟”。但这座当年的“豪宅”历经沧桑,二进厅堂被火焚毁,户主也早就易姓,据传是出了败家子“鲈鳗东舍”。传说,“鲈鳗东舍”是附近东庄潭的“鲈鳗精”投胎的,是个只会吃喝玩乐的花花公子,每天出门要弄破3个大缸,回家也要弄破3个大缸,叫做“敲钟擂鼓”,碎陶片把门口的池塘都填满了。家里的银子多,“鲈鳗东舍”就叫人把银子锤弯锤扁,他自己在池塘边掷着玩,以此取乐。“鲈鳗东舍”自己不思长进,反而埋怨风水不佳,祖宗不灵,一把火烧了祖厅的屋顶。“自古纨绔少伟男”“成由节俭败由奢”,若子孙不贤,坐吃山空,再大的家业,有朝一日也会“忽喇喇似大厦倾”!

(陈健生平事迹见《北门岳伯坊》一文)

前宅陈健故居“大某井”(颜立水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