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厝顶蔡牵故居
蔡牵故居(颜立水提供)
位于西柯镇西浦村新厝顶里47号。据传为蔡牵祖父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蔡牵诞生于此。原为前、后两落大厝,前有一口池塘,周围蔡牵所占称“蔡牵地”。现仅存翻修过的后落古厝。坐西北朝东南,为土坯墙体和木构梁架结构,面阔3间计13.2米,进深1间计5.5米,由厅堂及两侧边房构成,硬山布瓦顶,燕尾脊。蔡牵因被清廷镇压,故其居地渐被他姓占用。
蔡牵(1761—1809),又作蔡骞,同安县从顺里三都西浦人。自幼父母双亡,孤苦伶仃,身材矮小,脸有微须。原以弹棉为生。连年灾荒,加上官府的压迫剥削,迫使沿海人民,特别是破产农民、渔民、船工、无业游民等下海起义。蔡牵在走投无路之下,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参加海上起义武装集团,后来成为首领。嘉庆初年,海上武装集团拥有船只100多艘,控制着东南沿海。嘉庆六年(1801)蔡牵与夫人“蔡牵妈”(吕氏,浙江苍南人)在台州海面诱杀一清军将领,引起清廷恐慌。翌年五月初一日,蔡牵夜袭厦门海面,旗开得胜。接着连续几次进攻台湾。嘉庆十年(1805)十一月十三日,他亲率船队在台湾南、北两路登陆,杀败清军,攻占台湾府(今台南),当地义军首领洪老四、吴维泗等响应。起义军迅速发展到2万余人,一时控制着台南、中、北路。他在沪尾建立政权,被推为镇海王。嘉庆十一年(1806),清廷调浙、闽各港水军2万余人,以水师提督李长庚为帅,赴台围剿蔡牵起义军。双方在台湾府城附近激战月余,蔡牵军力不支,于二月初七日退到海上,继续与清军抗争。四月初三日在福宁府古镇洋首挫李长庚,八月十四日在浙江台州府渔山洋,再伤李长庚。翌年十二月,在广东黑水洋面,击毙尾随追击的李长庚。接任的福建水师提督王得禄(台湾嘉义人),率水军继续围剿蔡牵。嘉庆十四年(1809)八月十七日,由于叛徒朱濆的出卖,蔡牵在渔山外洋被王得禄军包围,双方激战两天一夜。蔡牵寡不敌众,几乎全军覆没,眼看大势已去,裂船沉海身亡。其部属或留居台湾,或逃亡海外,均隐姓埋名。
(参考洪文章先生提供的资料撰写)
西浦蔡牵寨残墙(颜立水摄于198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