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庙苏颂祠堂
文庙苏公祠(颜立水摄)
位于大同街道三秀社区孔庙南侧,即苏丞相正简祠堂,也称苏颂祠堂。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由首仕同安主簿的朱熹建造,在孔庙教思堂后,明嘉靖年间(1522—1566)迁今址,清嘉庆十八年(1813)重修,1989年、2019年修葺。原为两进,今存后进。祠堂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220平方米,建筑面积134.5平方米,砖石墙体单体建筑,抬梁式梁架,硬山顶,燕尾脊。建筑装饰简朴,堂内为敞厅,墙壁嵌有碑刻两方,一为清嘉庆十八年(1813)《重修正简公祠记》碑,另一立于后墙正立面,高1.73米,宽0.66米,镌刻楷书“宋观文殿大学士太子少师进赠司空封魏国公谥正简字子容讳颂苏公神位”,为厦门仅见的祠堂石刻神位碑。1982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厦门市第一批涉台文物古迹。
苏颂(1020—1101)字子容,同安芦山堂始祖苏益六世孙,苏绅次子,宋代科学家。北宋庆历二年(1042)登进士,历任五朝高官,位至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即宰相)。为官56年,兴利除弊,处事精审。北宋嘉祐二年(1057)主持编著《嘉祐补注神农本草》和《本草图经》两部药物学的著作,载药1082种。北宋元祐元年(1086)授刑部尚书时,主持研制观察天体、演示天象和报时的天文仪器——水运仪象台。绍圣二年(1095)后,撰写《新仪象法要》。该书保存了我国最早最完备的机械设计图,所绘星数比300年后西欧人所测绘的星数还多442颗。逝世后,朝廷追封魏国公。南宋时任监察御史的同安人吴燧向宋理宗奏请赐谥“正简”(一生清正,心素如简)。后人辑录其诗文为《苏魏公文集》,并收入《四库全书》中。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称他是“中国古代和中世纪最伟大的博物学家和科学家之一”。
苏颂祠堂内苏颂神位碑(颜立水摄)
苏颂祠堂文物保护碑(颜立水摄)
苏颂水运仪象台(何金挺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