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边太监衙
溪边太监衙全景(颜立水摄于2020年)
位于大同街道溪边社区溪边街161号,与提督衙(175号)毗邻。许多人误以为太监衙是古代太监的故居,其实不然,此衙乃清嘉庆丁丑(1807)武进士,道光朝厦门营游击将军(从三品)陈国荣(丙洲人)的故居。据说是将军当年购买明代金门名太监张敏后裔之地产建成,按闽南民间风俗,在后院建有一小庙专祀太监“地基祖”及一尊泥塑“太监祖”小神像,世代相承,故民间讹称陈将军府为“太监衙”。
太监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880平方米,由前部庭院和后部三合院组成,总面宽18.4米,通进深34.2米。前进一前厅、左右各两前房,左右东厅房夹天井,三级台阶上后进,中大厅为祖厅,穿斗式梁架,柱端与檩桁交接处的小丁头栱颇具特色。厅堂置祖先神龛和神佛座,留1.2米深“堂前后”。左、右大房各2间,传统石础杉木柱梁框架,杉木板隔扇,古色古香,保留完好。左、右护厝各上、下两单元,各一房一厅一天井,开护厝门、通巷门。
溪边太监衙(颜立水摄于2020年)
溪边太监衙内景(颜立水摄)
“太监衙”中堂柱上悬挂三副木刻楹联。内柱联杉木刻制,长、宽、厚规格为174×21×2厘米,阴刻黑底金字“英年学博青云得路,豪气矜平黄石传经”,赞扬房主陈国荣青年入仕、精研兵法。外柱两联一为“南院分支阀阅家声远,龙门衍派簪缨世泽长”,另一为“南院分支开鹭岛,海同衍派敞龙门”。此两联说明陈国荣先祖乃漳州南院唐太傅陈邕子孙,为世代绅宦人家。先居鹭岛,继移海澄(“海同”灯号),后迁同安溪边龙门(溪边街东溪处有“龙门楼”关隘)。
明司礼监张敏,字辅德,金门青屿人,“正统己巳沙尤寇起,敏季父益彬集里中人保障,为仇所诬,逮长者戍军,幼丁阉割之。敏与兄张庆、张本俱被阉,送诣京师”(民国版《同安县志》卷34)。张敏入京为监,由于生性小心勤谨,又密养孝宗(弘治),嗣延国祚,劳苦功高,由御马监晋升为司马监,兼管五军营,提监十二团练军务,御赐“义父太上皇”,加封“忠勤公”,明宪宗御赐“忠勤第”,故青屿族人也以“忠勤第”为堂号。据说闽南红砖大厝即是他在金门所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