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园摩崖石刻

澹园摩崖石刻

澹园摩崖石刻(颜立水摄)

位于大同街道田洋村湖厝宅东侧东庄山西面山腰巨石上。东庄山处汀溪下游,溪水于此拐弯注入西溪。由于流水长期冲击,山麓形成一潭,俗称“东庄潭”,水深莫测,溪底一洞通往山上。相传从前一农民到东庄潭捕鱼,潜水入洞,无路可返,只能暂且在洞中捕食鱼虾维生。一天,他揪住一只水獭的尾巴出来,回到家中,妻子正为他“作忌”。当然,这只是民间口头传说,再加上“鲈鳗东舍”的故事,可见这里水深地险。但越险要的地方越有风景。明代的时候,东庄山上就有精舍,明代书法名家董其昌还书写“在镜亭”匾额。后来亭废,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陈睿思在旧址上建澹园别墅,还与他的次子陈肇伟[康熙四十四年(1705)举人,任福安训导]在一巨石上刻诗咏志,东庄山(潭)的风光由此可见一斑。

石刻岩石高4.6米,宽6.3米。西面左上方直刻楷书“澹园”2字,字幅0.3—0.4米,右下侧镌陈睿思直题行草七律咏景诗一首:

自是石坡落半巅(民国版《同安县志》作“漫说齐州九点烟”),

雷轰(县志作“一拳”)耸秀俯平田。

扶藜到处频呼丈,

携屐登来欲问天。

香动梅花邀月饮,

寒侵树影枕云眠。

不须负箬归山市,

镇日敲棋友谪仙。

岩石南侧镌刻陈肇伟直题行书律诗一首:

石台独上思悠悠,

万倾湍光属素秋。

何处砧声来北渚,

谁家诗兴忆南楼。

风轻座客披襟爽,

露冷飞鸦借月留。

长消山灵惊欲响,

海天一碧望中收。

陈肇伟诗刻(颜立水摄)

父子同在一巨石上题诗咏物,这在古同安地区的摩崖石刻中绝无仅有,也可以看出这对父子的文采。对澹园的风光,翰林院庶吉士许琰(金门后浦人,住桐屿)也有《游澹园诗》:

安石今犹卧,闲情寄一丘。

唤人禽语滑,穿径落花秋。

篱落环山拥,阶除曲水流。

桃源原咫尺,物外欲盟鸥。

陈睿思父子的诗,许琰的诗,加上陈睿思题写“东皋笠庵十景”(各附五言诗一首)——桐山霁色、东溪垂钓、石岸归帆、西阜披被、仙塞晴岚、禅灯映月、秋雨云涌、春涛麦浪、疏林犬吠、野渡人家,东庄山一带的田园风光,有如世外桃源,美不胜收,是今天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文化资源。

(陈睿思生平事迹见《上田陈睿思故居》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