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师时代:黑暗降临的原因
中国人认为守业比创业具有更大的难度,这话不无道理。苦难的犹太人在摩西和他的继承人约书亚的英明领导下,经过几十年浴血奋战才拥有了迦南这肥美的神赐之地,看来前程似锦。既然艰辛的跋涉和血腥的搏杀都没有摧残他们的意志,拥有了土地后的安居乐业又怎么能让良知泯灭呢?而人类的本性似乎总在证明自己丑恶的一面:欲望的满足通常是新的欲望的开始,理性在欲望的控制下往往成为欲望的帮凶。即使已经有了强大而完备的宗教和律法,但因虔诚的心力不够,以及信仰的时间太短,还没有深入人心,这些只有坚定信仰才能驱散的人性丑恶便很快地蔓延开来。从此,犹太人进入黑暗的士师时代。
士师,是每个犹太部族推选出来的地方部族的最高领导者,他们既是宗教的祭司,又是裁决民事纠纷的法官,同时也是战时的军事统帅,是集宗教事务、行政和军事三权为一体的地方部族领袖。
也许,从政治学的角度分析,造成士师时代的最根本的原因,是摩西时代还没有建立一个统一12支部族的政治制度。摩西实际上是在埃及的犹太奴隶起义中自然形成的民族领袖,随即又领导着这个庞大的人群开始了壮阔的民族大迁徙。为了这个临时的流动社会能够胜利到达理想之地,他重构了掌管犹太人精神秩序的伟大宗教,这些令人无法承受的历史重责已经耗尽了他的心血。我们对此不应再有任何的苛求。但他的继承人约书亚却或多或少理应承担一些责任:即使受到智慧的限定,不能制定出一套法定的政治制度,也可以而且应该继续采用传位制,指定自己的法定继承人作为全体犹太人统一的政治和宗教领袖,以免为民族的分裂和人心的涣散留下人为的缺口。
也许,从历史的社会学方面看,士师时代的到来是犹太人从游牧生活方式转变为农耕生活方式的必然结果。由于在富庶的迦南定居下来,大部分犹太人进入城邦和乡村中安居乐业。原先一无所有的奴隶,在突然获得的土地及各类财产面前还没有做好准备,各方面的知识和经验都极度缺乏。犹太民族好学的天资,使得他们主动地与原来在这块土地上的迦南人和周围先进的异邦人亲近起来,主要是学习对方先进的农耕技术。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他们对耶和华神的信仰不够坚定,或者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在此之前的耶和华神更多的是一个战神的形象,而作为“万战之神”的耶和华似乎对和平时期的社会生活既不太关心,也没有显示出神奇的护佑能力。而早已进入农耕社会的迦南人的主管土地丰收的各级“巴力”或阿施塔特等偶像神却显得更为亲切和实用,他们常能在农人们的拜祭之后降下甘霖,用大地丰收来回报人们对他们的崇拜。这就使得本已按部族分治的犹太人的信仰进入了混乱时期——犹太人对耶和华神的信仰陷入了极大的危机。由于民族团结的根基动摇,约书亚时期打败过的迦南人、腓力斯丁人和耶布斯人等各支异族军队,又不断侵扰既没有坚定信仰又没有统一组织的犹太人,并占领他们的土地。所以,在宗教史上,总是把士师时代看作是犹太人心灵的黑暗时代,其根本的原因即在于此。
士师时代大约延续了近两个世纪。这个时期也是犹太人从氏族部落制度逐渐瓦解到统一的民族政教王国建立的重大历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