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阳谋
与人是环境的产物一样,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也是由其周围的环境决定的。就在英姿勃勃的约西亚王振兴犹太教的同时,在犹大国的东南方,一个新的帝国正悄悄地崛起——新巴比伦帝国。本是游牧民族的迦勒底人,在其首领那波帕拉萨的带领下,建立了一支强悍的铁骑军。公元前630年,趁亚述帝国内乱之际,迦勒底人取得了现今伊拉克巴格达地区——古称巴比伦尼亚——的控制权。波帕拉萨于公元前626年自立为巴比伦王,将现今巴格达以南约50公里的巴比伦建为首都,为了与古巴比伦国相区别,史称新巴比伦帝国。
当尼布甲尼撒成为新巴比伦帝国的国王时,新巴比伦帝国更是如日中天,成为中东地区甚至全世界最繁荣的城邦王国之一。为了显示自己的文治武功,尼布甲尼撒下令重建首都、重修巴别塔和新建“空中花园”。这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大工程。这位国王将巴比伦城重新规划,利用幼发拉底河,用一座大桥将新城和主城连为一体;同时为这座边长22公里的方城,修筑了8.5米高并可容4匹马拉战车奔驰的巨型城墙,为全城安装了100扇铜铸大门,使首都巴比伦成为壮观无比的堡垒式城市,被诗人荷马誉为“百门之城”。“空中花园”更是享誉世界,被后世称为世界第七大奇迹:为了让自己钟爱的来自伊朗高原的王后赛米拉斯不再受思乡之苦,尼布甲尼撒国王下令召集了几万名能工巧匠,从遥远的伊朗高原运来石头和泥土,在巴比伦城中修建了每边长125米、高25米的大假山。这座假山共高7层,每一层都铺上了隔水的柏油柳垫、两层砖石和一层铸铅,再在其上铺培肥沃的泥土,并特别设计安装了螺旋泵原理的提灌设备用于浇灌,每层种植了采自世界各地的奇花异草。这些五彩缤纷的花木层峦叠嶂,远远看去宛如开放在天空一样,因此被称为“空中花园”。他还重建了巴比伦通天塔,在这座高达90多米的当时世界第一高的巍峨建筑上,他与美丽的王后观赏空中花园与全城的景观。在尼布甲尼撒统治下,国家富强,商业繁荣,新巴比伦帝国威名远扬,被人们美誉为“天堂的门户”。然而,拥有天堂美景的尼布甲尼撒国王并不满足,他那鹰一样的眼睛已看透了亚述帝国的空虚和衰弱。他开始积蓄力量,谋划着侵吞这个昔日的强敌和它的众多属国。
与此同时,西方的埃及帝国进入第二十六王朝的中兴时期,尼哥二世法老继续执行其父普萨美提克一世全力发展贸易的国策,不仅领导了第一次环绕非洲的航行,还打通了尼罗河—红海运河,只是因为担心可能发生水位变化又将其放弃了。但他的这两大历史功绩却极大地促进了埃及经济的发展,巩固了古老埃及的强国国基。尼哥二世法老敏锐地观察到东南方向的新巴比伦帝国的野心,对于正在迅速没落的亚述帝国及其属国的未来归属,他也开始筹划起来。
而不幸的犹大国正好夹在埃及帝国和亚述帝国之间。这块上帝给犹太人的“应许之地”,其实并不是流淌奶和蜂蜜的宝地,而是布满丘陵的狭长的地带,在战略地位上,既是埃及到亚述的通道,又成为新巴比伦帝国与埃及帝国争霸的中间战场。这种战略上的不幸地位给犹大国的外交路线增添了额外的烦恼。特别是约西亚王被埃及尼哥二世法老杀死后,犹大国内部就分成了亲巴比伦派和亲埃及派的两大政治阵营,每一方都能找到历史与现实的依据来证明自己的正义性,但在正义性下却又都显露了弱势;联某抗某的争论永无休止,也没有任何第三种高明方案的提出。就在这种对亡国灭族抱着深切担忧的弱族精神的反复折磨之中,大部分犹太人似乎都已明白,他们注定要成为两个大国争霸的牺牲品,一股浓烈的悲剧气息开始笼罩在耶路撒冷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