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爱先知:何西阿
何西阿也许是最另类的先知,他的另类并不是他所宣扬的教义精神有任何叛逆之处,而在于他几乎是完全把自身当成了犹太人的活教材。他成为上帝的一个比喻——他的情爱经历就是犹太人对上帝皈依的历史演绎——这种以完全的个人经验作为宗教启发性教育的模式,说服力很强,成为今后皈依说教的经典,尽管许多历史学家怀疑何西阿作为先知在当时的重要性,但都绝不怀疑他在宗教史上的作用和意义。
与阿摩司不同,何西阿是北方王国的本土先知。作为与阿摩司同时代的人,虽然历史记载他的先知生涯很长,但学术界普遍认为他的主要活动时期晚于阿摩司,已到了北方王国六王残杀、即将灭亡的前夕。这时北方的以色列国,处于耶罗波安二世死后的政治混乱时期,谋朝篡位风云迭起,社会风气也极其腐坏,偷盗、杀人、奸淫成风,连祭司也结党营私,贪污杀人。面对逐渐强大的外敌,全国也是一片投降之声,或主张投靠埃及,或要求归顺大马士革,或直接要亚述来保护。而在宗教信仰方面更令人担忧,原来暗地里的各种偶像崇拜竟然大摇大摆地登堂入室,对耶和华上帝的忠诚也被公然掺假,犹太人似乎已到了不忠不义、难以挽救的程度。
何西阿的这个“以身说法”的故事格外地凄婉动人:他对自己的妻子忠爱不已,然而,这个被自己丈夫宠爱的女人却生性淫荡,不仅与人偷情生下了别人的骨肉,甚至还发展到公然与情人私奔而去。但痴心不改的何西阿一边悉心地照料着妻子淫乱而生的两男一女,一边又四处奔波苦心寻找她。也许是始乱终弃的不变规律的驱使,也许是上帝对罪恶的惩罚不可逃避,这个淫荡的女人被私奔的情人无情地抛弃了,不但成为人尽可夫的娼妓,甚至被骗卖身为奴隶。正是在一个高声叫卖的低价奴隶市场上,何西阿终于看到了他那背叛自己而去的妻子,这个被命运无情唾弃的女人已经成为无人愿买的货物,只剩一副憔悴不堪的皮囊。何西阿此时的心情也许无人能够了解,他一定是激动而急切地完成了这笔奴隶交易,重新将他的女人带回了人间,成为著名的何西阿的妻子。
何西阿对妻子的不离不弃令人感动。但何西阿其实并非想进行一场自我宣传式的包装,他是用自己的个人故事来寓言犹太人与上帝的关系。在过去的岁月中,犹太人总是主动毁约的一方,他们就像不忠的女人,经常会背弃自己的誓言而将爱转移,虽然这种爱的背叛只能带来侮辱与苦难。与此相反,真正而纯粹的爱却永不离弃,而这正是耶和华对犹太人的态度:不论犹太人怎样背叛上帝,上帝总是满怀爱心地呼唤犹太人。即使以灾难对背信者进行惩罚,但这种惩罚也只是训诫式的,是一种劝阻背信者的方式。而上帝的爱才是无限的,这种爱不但始终如一,而且没有任何条件和前提:它是纯洁的,更是无私的。只有纯洁无私的爱和始终如一的爱才是上帝给犹太人的最大启示,也是犹太人做人和信仰的真正基础。
在一个充满淫欲和杀戮的社会里,宗教的尊严已经严重损毁,如何让上帝的光辉重新照耀人们的心灵荒原,肯定是何西阿苦思冥想的最大难题。原来先知前辈们运用的神迹显灵的办法已经没有了震撼力,优美但空洞的说教语言更不能吸引大家的注意力。也许在这个人人自危的社会,唯一让人担忧的就是个人命运。因此,创造一种个人命运式的宣教方法可能是适时的。应当说,何西阿的努力是成功的。他不仅运用这种方式成功地向犹太人传达了上帝最重要的信息——始终不渝的爱,而且以这种“以身说法”,让这种爱充满了慈悲和动人的力量。找回“失落的爱”成为每个犹太人的当务之急和最重要的人生责任,而当这种对上帝的爱重新回归,以色列国也就拥有了希望和前途。
顺便需要指出的是,何西阿的这种“以身说法”还获得了意外的成功:从此以后,用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来传递和理解上帝的旨意,成为一种流行的布道方式,特别是在犹太教堂大量兴起之后,更成为一种受欢迎的拉比、经师们对大众教徒的传播教义的模式。这种方法影响了此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推广和传播,成为这两种宗教劝谕皈依者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甚至成为全人类广义教育的最经典的一种模式。这肯定是何西阿当时怎么也没有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