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先知:弥迦

平民先知:弥迦

时代的造化常令人惊叹,在涌现出唯一一个皇家先知以赛亚的同时,就在耶路撒冷西南35公里的摩利沙乡间,弥迦像一阵清风卷起,以一种特立独行的方式面世。与其他先知书不同,弥迦并未在其书中详细描述自己的出身,他似乎惜墨如金,不愿意让自己平凡的人生占用上帝的篇章,在那本篇幅很短的先知书里,他尽量让耶和华直接说话。不过,我们从不多的资料中仍然能看到这位先知的独特风貌:他说话平实而直接,谈吐简短而尖锐;最特别的是他经常赤脚裸身,很有东方苦行僧的仙骨神貌。他虽然行走于繁华都市的街道集市,却像一股清风吹拂而去。

弥迦来自民间,自然特别关注平民的利益。他将北方王国的灭亡和南方王国的衰败归咎于社会道德的沉沦。在他看来,官员贪污腐败,祭司为利祭祀,贵族阶层巧取豪夺,不但让平民百姓坠入生活艰辛的苦难之中,更为严重的是,他们在剥夺人民财产的同时也剥夺了社会的良心,将他们自己完全交给了恶魔控制,让整个社会充满了屈枉和罪恶。这就必将招致耶和华上帝的惩罚。所以,他预言,不仅北方王国要灭亡消失,南方王国也无法自保,耶路撒冷定会陷落,雅各的后代必将流离失所。

当然,弥迦如果就此止步,那他就完全成为阿摩司的影子。然而,作为拯救犹太人的必要手段,上帝的惩罚是为了人类理想社会的到来,耶和华上帝将会派出弥赛亚作为使者,弥迦甚至第一次明确地指出了这个救世主将来自伯利恒,他将给以色列带来永远的平安和圣洁。

不过,弥迦最大的贡献还在于他简短的《弥迦书》中两段举世闻名的文字,第一段是关于未来理想社会的描述:

末后的日子,耶和华殿的山必坚立,超乎诸山,高举过于万岭,万民都要流归这山。

必有许多国的民前往,说:来吧,我们登耶和华的山,奔雅各神的殿。主必将他的道教训我们、我们也要行他的路。因为训诲必出于锡安,耶和华的言语,必出于耶路撒冷。

他必在列国中施行审判,为远方强盛的国断定是非。他们要将刀打成犁头、把枪打成镰刀。这国不举刀攻击那国,他们也不再学习战事。

这段《圣经》中最优美的文字,后来犹太人将它铭刻在岩石上,更是被联合国认同为人类共识镌刻在联合国的大楼上。

《弥迦书》中另一段著名的文字是关于宗教本质的定义:

我朝见耶和华,在至高神面前跪拜,当献上什么呢?

岂可献一岁的牛犊为燔祭么?耶和华岂喜悦千千的公羊,或是万万的油河么?

我岂可为自己的罪过,献我的长子么?为心中的罪恶,献我身所生么?

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

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

正是在这里,犹太教第一次对宗教的本质进行了严肃的考证。当然,弥迦的结论绝不是通过灵感忽然得到的,他从草根平民中呼吸了最真切的民意,于苦难中体察了精神与肉体的冲突,更是在对十个城市所做的罪恶考察中,洞悉了社会道德和社会良心的沦丧真相,因此,让他来定义宗教的本质绝不是偶然的。也因此,弥迦成为先知时代“黄金四重唱”中光辉的一员,这是他的骄傲,也是历史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