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明代园林营造综述
我国的造园活动发源很早。先秦两汉时的园林以大规模的自然园林为主,如《史记》记载武帝建太液池,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都是体量很大的土山;《西京杂记》记梁孝王筑兔园,其诸宫观相连绵延数十里。这种大规模的叠山造园活动在魏晋南北朝仍然盛行,但是到唐宋就逐渐少了,只是皇家、贵戚和大官僚仍有这样的条件和能力。晋宋以后,文人士大夫兴起了建造私家小园的活动,“拳石勺水”成为文人园林的重要特点,不再是对自然山水真实尺度的全体再现,而是通过缩微的方式来模拟自然。自晋宋以来,这种规模较小的私家小园逐渐成为中国园林的主体,经过唐宋的发展,在明代臻于成熟,一直到晚明才发生意味深长的变革,从“拳石勺水”而变为对真实山水的部分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