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山水绘画中的环境美学
2025年09月26日
第七章 明代山水绘画中的环境美学
从环境美学的视角来看,中国山水绘画中体现出来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我们关注的重点。环境美学首先是一种肯定自然的视角,从这方面来看中国古代的山水画与这种视角似乎不应有悖逆,因为山水画从根源上看源自对特定的自然山水的描绘,如果缺少一种亲近自然和肯定自然的文化,这种以自然山水命名的艺术门类是不可能产生的。然而,这样的观念在明代山水画那里受到挑战,原因在于就明代山水画的整体状况而言,那种描绘特定的地方实景的创作倾向已经式微,绘画的潮流是日趋主观化的风格取代了对客观山水的描绘,而且这样的风格往往是通过对古代山水画大师的摹写来完成的。这就导致在那些师古意味浓厚的作品中,是否亲近自然可以与绘画主题无关——绘画的主题依然是自然或以自然为背景的文人生活,但这样的自然是和实景无关的笔墨再造的自然。换言之,明代山水画体现了一种内倾化的方向,心中山水或再造自然取代了对实景山水的精确捕捉,发展出一种仅仅通过笔墨形式的创新就能实现的理想化山水的类型。明代山水画中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很难用肯定或者否定来回答了,这对于明确肯定自然的环境美学视角而言,无疑构成了某种解释的困难。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画家或者流派来呈现明代山水画的这种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