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每一种事物都是有起有落的。当微信普遍成为交流工具时,闲暇也偶然发一些文字,它陪伴、温暖了我一些清冷浮躁的岁月;当朋友圈渐行渐远的时候,就像一个人童年的远去,我很想留住那些记忆,以旧的形式:书籍。感觉文字落在纸上是安全的,有温度的,宁静的,治愈的。
在生活的某些节点上,人都不免流俗。俗,也是雅。有时,人生就是:在静谧的清晨,读一本沁心的闲书;在飘雨的日子里,陪一杯暖暖的茗茶;在一点点文字的牵绊里沉淀、超脱。记得最初的样子,在深冬的雪夜,看一只白狐,消失在寂寂的寒林……现今,冬季已不再落雪。有荷居乃余栖息之小巢,文字则为十年间偶得之感悟,因终日忙碌,故常常与古为徒,兴寄丝桐,于呼吸之间得些趣味。
关于书名,就叫它《有荷居小语》吧。一来,我是农历六月出生的,也就是古人讲的荷月。“荷”与“月”这两个汉字都是清灵的,我也非常喜欢荷以及关于荷的文化符号,每日抚琴的摆件就是粉红色瓷质的荷;再者,有一枚闲章,石材是那年在天津海河西岸的古文化街游玩时买的,可说是一见钟情:石头是红白相间的寿山石,侧面刻了一株亭亭的荷,墨色线刻,石材的形状像一座小山,底部刚好能刻三个很微观的字,机缘和合,字是魏杰老师的作品“有荷居”,散漫飘逸的个性和稳重端庄的古典味,与篆书的形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人顿生静意。
先秦诸子的文章志在天下,唐人气象自是沾染了前贤的风采,宋人文章已经常言一寺一院,连绘画都是精致典雅的工笔小写意,那一山一水的宁静,明人又次之——文在一斋一室的吟诵和陶醉。今天的我,只能是杂乱无章地书写一些臆念,极力寻找一点清凉,尽力追寻一点文人的斯文。文字是我终极一生的喜爱,自然而然就想应该把文字集结成一个小册子,且书名一定是关于荷的,愿淡淡小语为读它的人带去一霎凉意,也是虚尘中的一份缘,灵魂的。
2021年5月7日于有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