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本闲书
刚刚回到家,买的书还没来得及翻看,炎炎无语。
和女儿两个人为一睹那个网红四海书城的芳容,下午三点多去的。觉得女儿婚后愈来愈爱我这个老妈妈了,有时候感动得自己都想多活几年。她总是想偷拍几张妈妈不经意时的样子。买了几本闲书,外加几个好看的本子,特别喜欢各种本子,东记一点,西记一点,到头来连自己也不知道所记内容在哪个本子上,只是知道自己记过了。
这本《梅谱》,仅仅觉得名字好听,封面设计也喜欢,所以就买了。就像好吃的菜品太多,不知道怎么吃了,买的几本都是自己所喜欢的,干脆歇一歇,等会儿再慢慢翻看。汉魏以来,梅,一枝独秀;宋元以来,梅,清香傲世;如今,梅,是一种文化图腾。封面的横斜舒瘦,应该代表了书中所有的语言——一种无言的韵。文字的韵,我不懂,只知道韵在中国发生得早,比如《诗经》。韵也是歌舞乐同源的遗痕,这不是我说的,但我曾读到过。就像诗可以群可以怨一样,梅,也是。
书店比较大,中间有窄的过道,相比那个天津网红书店而言,四海书城有小空间,有沙发,可以读书,天津的只适合拍照和游玩。现下,读书的形式比读书本身更吸引人,好不习惯啊,可能是我落伍了,但总觉得安不下心来。我喜欢把书买回家,躺床上,最好躺架子床二层。我平时也是这样的,开着台灯,深夜,一点点看,或有精彩段落了,或者小灵感来了,就会伏在桌子上抄抄写写。虽然没有什么用处,就是自得其乐,逢上有人说出一两句书中语言,便觉得已经是知己了,但至今都找不到知己。也罢了,本来,这都是不存在的事。读得散乱了,也就无人诉说,只觉得作者是知己了。
时光就这样慢慢消散,文字都在时光里,遇上懂的人,上前打声招呼,也不必看对方脸色,只认为对方一定也是喜悦的便可。香皂花是春凤妹妹从绵阳寄来的,粉色的花是女儿订的。我想,这花可以伴我含英咀华过一天。
2019年7月6日于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