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色的感觉
看到一号桥头这一片灿烂的、粉色的、浓烈的樱花树,就产生了写这篇文章的念头——暂且算是文章吧。
儿子中午要吃宽宽的面,我醒了一点面烙饼子,才发现一个多月,一袋面竟然所剩无几了。以前,一年也吃不了一袋面粉。现在疫情,饭店都关了门,每个家庭又回归到自然的自力更生状态。人类的生活方式仿佛又倒退了几千年,蛰居在自己的巢穴里。很久没有出门了,春天泥土的芳香引诱着人不得不出门晒晒太阳。骑单车顺湖边去东郊给女儿送几个我做的花生芝麻糖饼,还有两只新买的梅花小瓷碗和一些水果西红柿。
路过一片樱花林,真是太美了,醉人的感觉,忽然就想我的奶奶了。人,终其一生,追求的不过是一个好的生活状态,凭自己的能力存活于世,灵魂找一个归宿,比如信仰、家乡、爱、友情、亲情,事或者物……十几岁时,在一本杂志《知识就是力量》上读到日本人为什么喜欢樱花。我想,以现在的状态理解,除了对生命短暂的感叹之外,那就是,表面的温和、美丽、灿烂,内里的凉薄、木然、寂静,有时会中和,有时会此消彼长。一直想买一本张充和唯一结集成书的诗集《桃花鱼》,封面是樱桃木薄板精制,听着都很美呵!可至今未能如愿。那一天在古琴网上发现她的一本《张充和手抄梅花诗》,就买了回来,配以函套,设计古雅,那些带隶意的楷书,缓缓、静静、慢慢流淌下来,想想《桃花鱼》一定更美。有时,想的东西还是不要真正地拥有,毕竟想念本身永远是美好的,所以不再多想,梅花诗不也挺好?这是她抄写赵孟頫所作的梅花律诗作品集。
樱花、桃花、樱桃花,在我眼里都是一样的,一团团粉粉嫩嫩、莺莺燕燕的存在,灵动的调皮的温暖的形象。所以看到这一片片樱花,想到这本书、那本书,日子就在柴米油盐中一晃而过,也许这才是日本人喜欢樱花的初衷。几乎没有一个人会一辈子拥有一颗完整的心,猜疑的成分居多,一旦被猜疑了自然就伤心了。这一颗心注定是要经历终生修复的过程,一开始就遇到互相不猜疑的心,而且白首偕老,共同进步,琴瑟和谐的概率注定是很小的。“十分冷淡存知己”,岁月的沉淀,心里都有一个洞,或大或小,或深或浅,这是生命的常态,虽然如此,依然会有光照进来,有春天在,有花有雨有书。“愿为波底蝶,随意到天涯。”
从南阳门进,路过中山街,那个卖书画用品的店居然开张了,笑眯眯讨要了两支笔,第一次优惠了五元钱。久不出门,街已是“古”街,那些焕然一新的灰砖青瓦,和一丝丝绿意,此刻,有谁能说这不是王维的渭城?!
2020年3月13日于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