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后记

人生如寄。在暂寄的过程里,最难的事是找一个人:找一个人一起逛街,找一个人安心地聊天,找一个人结婚,找一个人喝茶……在所有的找一个人中,找一个人给自己写代序,我想,这个人或许是不存在的。但脑海里想起几年前的一件事:女儿单位举办文艺会演,被要求和一个男孩子一起进行诗歌朗诵,内容要求是关于停车场的,而且说最好是原创作品,这样一个缺少诗意的题材要写得有诗意。我就“奉命”写了一首长长的男女合诵的诗给她。评委中有杨焕亭老师,正好坐在她的前面,诗朗诵结束后,杨老师回过头问她:“这是你写的诗吗?”想到这儿,心里觉得写代序的人就是杨老师了。“月如无恨月长圆”,自古以来,恨应该最是一种常态。“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任世事沧桑,总有气息相同的灵魂会慰藉人的心。我一直相信灵魂的存在。托朋友请杨老师写代序,我想他应该是喜欢的,至少不厌烦。时至此刻,我伏在小阳台的木桌上写这个后记,都没有见过他,曾经想,如果在这些文字中,有谁能读得懂“唐朝的温暖”,此生也不枉然。看到他长篇叙述“唐朝的温暖”,那一刻,心里是喜极而泣的感动。我相信第六感,而且,从来没有错过。女儿在她的文件夹里竟然保存了这首关于停车场的诗,一并放在这儿,记录一种缘分。

诗意地栖居——凝聚青春力量,共筑461梦想

(女)十九世纪的荷尔德林,

遥遥地呼唤——

我们回家的路:

人,诗意地栖居。

(男)一九八四的汽车企业,

源源不断地——

制造了川流的路:

人,自由地行走。

(女)生命只有一次,

或华丽或朴素,

马卡丹设计的“马路”上:

汽车、电瓶车、摩托车、三轮车……

(男)城市如海,

汽车像鱼儿一样穿梭,

车里载满了——

无处安放自由的灵魂。

(合)泊车、立体停车、统一标识……

一点点融入我们的生命。

建筑业未来的方向,

一定是停车场;

现代主义者的梦想,

肯定是停车人。

汽车如一叶浮萍,

缓缓驰入每一个停车场,

就像杜牧的感觉:

停车坐爱枫林晚……

(女)发动机停止了喘息,

暂时,灵魂栖息在月光里,

车顶上飞过一只小鸟,

消失在或明或暗的夜色里。

(男)无数个日出和日落,

播下一个个绿色的希望:

深入实际,

是我们停车人良好的开篇;

(合)吃苦耐劳,

是我们停车人工作的准则。

因为我们是

一群感知时代的停车人。

(女)周而复始,

不是简单的疲惫,

是春华秋实,

(合)是每一天的纯净透明,

是每一日的快乐简单,

是每一家的平安幸福。

(男)我们年轻,

我们踏实,

我们有创造的灵感。

(合)每一枚深深浅浅的足迹,

在这美好的春天,

踏踏实实地耕耘着,

这就是我们,

一群团结敬业的停车人。

(女)城市没有庭院,

(男)青春却有梦想:

(合)价值,服务,责任,大西安……

爬坡过坎,

追赶超越。

因为:

爱岗敬业,是我们理智的抉择;

顽强拼搏,是我们城投人的精神。

停车场,

相当于火车站对于工业时代的意义;

停车场,

是短暂的灵魂栖息地;

停车场,

是城市的庭院。

(女)这里,春夏秋冬,

任梦想绵延;

(男)这里,春来秋往,

看岁月峥嵘。

(合)这里,

于尘烟中见明月,

在繁华中享清宁。

心,在停车场,

一切不过是沿途的风景。

注释:

《人,诗意地栖居》是19世纪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一首诗,他以一个诗人的直觉,意识到工业文明将使人类渐渐异化,因此他呼唤人们寻找回家的路。

2021年5月18日于有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