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晚斋·才子
2025年09月26日
悔晚斋·才子
昨天我是抱着买一本《六朝画论研究》,再得其签名,顺便做一下笔记的心愿,夹杂在专业人士里面消磨了一个下午。可是,现场没有售卖这本书,遂买了文集,签名挺漂亮,有了温度,右侧几个字浮一点,左侧的陈传席三个字耐看。下午讲座的题目是“目视·神遇”。
主要讲中西艺术的重要区别。没有课件,因为电脑出故障了,他的语言表达让许多人听不清,方言味浓,估计有九个以上的音调,难以理解,逻辑稍逊,有些心浮气躁的感觉,可能是太有才华了,压不住傲气,精神散漫。讲座所涉极多,因为他从小伴经史子集长大,“惟日以诗书为徒”。他的《悔晚斋臆语》,平凹称是继明张岱、清袁枚之后真正称得上的才子书。他还在20世纪80年代着手修订《辞源》,这绝非一般人可为。《自序》《再版自序》中不停地争辩别人窃取了他的文章,自己很烦恼。我觉得目前不争不辩更应是他的状态,入俗世太深,又不懂得抽身、静心,枉读了一辈子圣贤书。有的人不识字,但心静如水,善良安然,仿佛读尽诗书;有的人著书立说,硕果累累,只他人受惠,自己却无日不忧。
陈老师在《再版自序》中也坦言自己心神不定。我想,就像学佛参禅,你知晓《圣经》,倒背如流,你熟读《古兰经》,侃侃而谈,你通晓《三藏经》,大乘兼小乘,但是,如果你什么也不相信,你就只是一个文字的传播者,是“目视”而非“神通”,永远也没有《湖心亭看雪》的洒脱情怀。言重了,但是,我依然很喜欢读他的文字。
2017年10月20日于有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