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古渡有感

咸阳古渡有感

“古渡渺千秋。”

渭水,流过了无数岁月的跌宕。2017年建成的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一直没有去过,每次路过就想啥时候进去看看。上周五下午,从琴馆出来,沿着湖边的人行道,慢慢走着。慢走也是一种奢侈,平日里的忙碌,瞬间就很遥远了。路过博物馆门口,映入眼帘的是几组壁画:《渡头欸乃》《文王迎亲》《昭君出塞》《兵车行》《渭阳送别》……哦,《渭阳送别》,就是那首琴曲《阳关三叠》的景象呵。静静的几株柳树,几个古人,落寞的渡口,东流的渭水……遂换了门票进去——玻璃下的古河道遗址模型,文字和文物都承载了一份怀古的意蕴。

秦时称横桥,西汉曰渭桥,唐代叫便桥,明清言古渡口。古渡,这名字也颇有了几分诗意。古长安最著名的伤心地有两处,一是灞桥,一是咸阳桥,都是关中八景之一。静静的汉唐西渭桥渡口遗址被现代、肃穆、庄重的建筑物笼罩,就像手持一卷古经,淡看历史的风云变幻。唐至五代,桥废;宋时几经修复,或桥或渡,间断存在;明代重修。也许,看一看遗址,读一读文字,会唤醒琴谱《阳关三叠》的苍颜:

汀边白鹭悠悠起,

芦花零零离离落。

周礼豳风轻轻传,

千秋欸乃几番闲。

2020年9月28日于有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