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汉印
今天特别热,从外面回来,仿佛热气也跟随了进来,院子里空无一人,虽然屋里空调不停地工作,但那种窒息凝固的热,包围着每个生命。
那日,一个考古专业的朋友来科室咨询病情,中间闲聊了几句,谈到汉印。我也是似是而非,心里想闲了学习一下。今儿刚好:
夏日长长无所事,
帘外炎炎闲读书。
只言片语不觉浅,
静谧时光有时深。
关于汉印,整理了一下,简单地,浅显地,给烘炉中的你一丝清凉。西泠八家之一的奚岗说:“印之宗汉也,如诗之宗唐,书之宗晋。”汉印,气质上尽显仪态万方,浑朴自然,又天真烂漫,有先秦古玺的风趣和机巧。风致上平正、端庄,制作精美,品种极其丰富,风格多样,绚烂多姿。多以白文汉印为主,也有朱文(特称汉朱文)。清人赵之谦评论:“古印有笔尤有墨。”汉印将浓郁的刀味和作者的笔意巧妙结合,文字变化极其丰富。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说:“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秦代摹印篆略异于周时的金文和石刻文字,它在田字格式、日字格式之内。王莽时期定六书,分别是古文、奇字、小篆、佐书、缪篆、鸟虫书。汉印受秦影响深刻,随着印内文字平正填满之势日甚,形成了统一的摹印文字——缪篆,它尽管不用界格边框,但印面文字填充空间,古朴浑厚。汉武帝以后,印文逐渐平方工整,笔画多化圆为方,以适应印章方形的需要,笔画隶书成分浓厚,端重丰腴。字法在摆脱秦篆的约束之后,为了印面的均匀,笔画时有增减、挪移、叠损等。汉印中的文字,几乎每字横竖笔画都以五至七画组成,多者省,少者增,以便匀密饱满。当然,汉印印文排列多变,文字结体变化多端,又法度严谨,气势浑厚。汉印用途广泛,当时几乎是人手一印,或者一人多印,甚至有的人还用印殉葬。
汉印,于今日,如一道清凉的饮品,在深深的时光中照见。
2019年7月27日于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