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兰印象

锡兰印象

我又喜欢一个名字:锡兰。锡兰,就是你,于我,是远古的旧;斯里兰卡,就是我,于你,是最新的旧。像是互相的穿越,我感觉熟悉的气味弥漫在大地,让我选择来到这个古老的国度。锡兰和斯里兰卡,有无数的相同,却无法再相遇,在这个连空气都很慢的农业国家,一切慢得极合心意,有童年的感觉。除了喜欢“旧”,我发现自己原来还如此喜欢植物,在汉语的世界里,找什么词来表达呢?浓绿、浓荫、浓郁、浓艳……浓浓的一切;青翠、青绿、青碧、青葱……青青的一切。这些都不尽如人意,还是用那个古老的名字,可代表一切绿的印象:锡兰。

虽然,常常没有安全感,需要陪伴,但是,我知道,锡兰和斯里兰卡,只能留在历史的长河中,在时光里,在概念里,在习惯里——陪伴。

我不是小说家,不是散文家,也不是诗人,无须考虑文字的表达形式。我只是一个感受者,一个有爱心的灵魂。几千年的中国儒家文化,关于家庭的那一部分,在这里也得以展现:路边永远是一树红毛丹,一树黄金椰子,一树灿烂的红花,一树清雅的白花,一片宁静的葱绿,一片飘飘的游云,一丝纯净的空气,一路微笑甜美的脸庞。没有灯光的夜晚,夜是暗的,神秘的,深情的,幽静的,是真诚坦然的;没有手机、电视,文明是纸质的,慢慢地传播;没有红灯区,女人是安详的,男人是干净的。看一个人干净不干净,看他的眼睛就知道了。没有本能的恐惧,医疗、教育是免费的,连上大学都是免费的。医学院和艺术学院在路边相邻,浓荫蔽日的榕树看起来很古老,亘古而繁茂。小动物活泼地在你周围玩耍,除了绿还是绿,除了安静还是安静,花草尽情地生长,树木自由地存在,看起来都很古老,像中国的南疆。评论家说它文明程度不高,但是很唯美。我觉得,最高的文明也不过如此,当然,如果每个家庭都是由爱组成的话。

我的灵魂在茫茫世界中,丝丝游荡,与有些许相同的你相遇,便是一首小诗,或快乐或哀怨,最终都沉淀下来,成了一种病:思念。距离愈远,时间愈久,连不常吃的汇通面也充满了温暖和亲切。

马可·波罗笔下的锡兰是世界最美岛屿。坐在车的窗边,喜欢这种流动的景,有时会出现一段繁华,像家乡的“集”,人物和味道,又特别像南疆的“巴扎”。到处都是英文,你不能抹去它的历史痕迹,像五月花号登上美洲大陆一样,印度人来到了锡兰岛,还有荷兰人西班牙人中国人和英国人。也像一个人,诉说一段过往。路边卖水果的当地女子,笑着挥手,那一脸的真诚和善良,让你的心灵也变得更加纯净,陡生了更深的思念。一大片一大片的绿摇曳生姿,其间镶嵌了一团一簇俏皮的色彩;一波又一波的浪花,在窗外椰树林不远处徜徉;一曲又一曲欢快的民族歌曲,在耳边细语。这一切,让人的心中开了缤纷的花。哦,真是一个拥有最纯真微笑的国家。

微笑映在红茶里,茶树生长在锡兰湿润至极的土壤中,便享誉了全世界。琳琅满目的茶叶盒子中,我尤其喜欢那些图案美丽的果茶盒子,五十元、一百二十五元不等,像狮子岩的壁画一样古典而绚烂,充满了快乐和浪漫的味道,如少女裙边的点缀。说到点缀,不能不说最神秘最宁静的象征这个国家的蓝宝石,佩戴就是一种美的存在,在茫茫世界中“清风为伴月为邻”。锡兰的乳胶品质当是世界第一。它虽然没有工厂,但是,天然的资源让它非常优雅地行走在路上。

幸福的人往往都有信仰,大部分当地人信仰佛教,国树是两千五百年前印度送来的菩提树,恰恰它的国土形状也很像菩提树的叶子。国花是莲花,当你赤脚走在寺庙的走廊,手捧几朵白莲和红莲,你的心会突然安静极了,心里想:这样,一直这样,真好……

不知道自己描述了什么,没有主题。如果能留下来,那么我愿意住在某一个村子,到处都种满了树木和花草,所以住在这里和住在那里都一样,我依然在佛门之外,一身的尘埃。这个国家,好像没有“人烟”,唯一一条高速公路是中国援建的,包括港口,百分之八十的股份是中国的。地球,从人烟稀少的几亿人到如今的几十亿人,通往灵魂的路,除了爱,就是宗教,除了宗教,就是故乡。如马克·吐温说的:“除了雪,这里拥有一切。”

一大清早,小儿又去游泳了,还是昨夜的泳池。在那灯火阑珊处,像是印度洋,它是否通往锡兰的故乡……时间久了,他乡亦是故乡。我依然喜欢这个旧旧的灵动的名字:锡兰。

2018年7月20日于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