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至半山屋前,望着那高高的门槛,瞬间仿佛回溯时光。多年前的冬天,下着大雪,送出嫁的妹妹于此,那红红的温暖的木炭盆,土墙石瓦,屋后的疏竹……一切仿佛按了休止符,只是多了一个加工烤烟的小屋。

曰山曰水,原来,我是如此喜欢大山,它是那么简单、纯洁、平静而丰富。描述它,想尽量用一些朴素的词儿。下午,告别门前的麦田、槐花、嫩嫩的葡萄枝叶、红红的樱桃树,往更深处走一走。它自然地存在,你世俗地来。没有歌声,只是鸟鸣;没有车声,飘着细雨,落雨的声音敲在人的心上,幽远宁静。诸如尔雅,墨园,疏影,清浅……这些汉字在如此寂静的世界里都稍稍地染上了风尘。行走着,没有孤独,只有舒心和自在,空气是湿润的,有一种真切轻灵的湿透的味儿,泥土的芳香,野花迷人的馨香,没有什么高墙,乱花漫了山崖和藤蔓。雨中望山,远远地出现了几团白云,衬着青翠的山峦,停在半山腰,慢慢地变幻着身姿,像传说中的仙子,飘来飘去,自在无形。有些词,见了才能体会,正如此刻的“云卷云舒”。此刻,纵是有一床在弹奏的千年古琴,音色深沉而悠远,都显得多余了……

一路往山的更高处,许多知名和未名的花草,各有特色,各自欢喜灿烂着,无忧无虑。瞧:那接近人间的、最俏皮的、色艳欲滴的红红的五味子花,像梅花一样漂亮,还有它青青的叶儿,散发着好闻的气息。一株一株的植物,没有依附,没有化蝶的美丽爱情,更没有思念,因为它们本身就是一种思念。人所苦苦追寻的天人合一,自古就在那儿,那么自然,那么真实,无须去创造,也无须去发现。还有那随处悬挂的小小白花,一团一片一枝,或开或落,都是那么娴雅,花如此之闲,落英如此之美,自由而无伤感,不问生死。而这于我们来说,就是生与死。在时间的长河里,你或长或短地存在,看它开观它落。清风和细雨,让人无故地想起古人的远游。浪漫的李白,现实的杜甫,在我看来都不如今人叶广芩女士的自然,她久居秦岭深处时,酝酿了一些文字,关于山,关于水,关于鸟,关于兽,却没有人。没有人,山水才是山水。

身闲二日,终是奢侈的。返程时,第一次见到如伞的魔芋,紫色的,婷婷地生在疏林下,伴着不远处那个熟悉的小屋,尽添了人间的味。

2015年5月9日于镇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