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 斜 视 XIESHI

贰 斜 视 XIESHI

斜视即眼位偏斜,是指两眼的视线有偏斜,不能同时指向同一目标,以致外界的物象不能落在两眼视网膜对应点上。

1 病因病机

若支配眼外肌的颅神经麻痹时,由于眼外肌力丧失,可引起麻痹性斜视;若小儿先天性屈光不正或眼轴过长、过短,导致某一眼外肌的过度使用或使用不足而发生肌力平衡障碍,则产生共同性斜视。

2 诊 断

⑴麻痹性斜视可骤然发生,一侧斜视多见,伴复视、头晕、眼球运动障碍、代偿性倾斜头位。

⑵共同性斜视为逐渐发生、发展,家长常不能确定发病时间。两眼平视前方时,眼球偏于眼裂的内侧或外侧。经常斜视的一眼其视力常显著减退,但无复视、眼球运动障碍。无头昏及代偿性倾斜头位。

⑶眼科检查可发现眼偏斜。

⑷麻痹性斜视患儿,歪头试验阳性,投射失误,眼性斜颈(代偿头位),眼球运动障碍,可有其他颅神经损害体征。

⑸共同性斜视患儿,视力减退,屈光不正,三棱镜遮盖法和角膜映光法可测出患儿的斜视度。

3 危 害

⑴斜视严重影响外观,这也是使患者就医的主要动机。

⑵斜视会影响双眼的视觉功能,严重者没有良好的立体视力。立体视力是只有人类和高等动物才具有的高级视觉功能,是人们从事精细工作的先决条件之一。如没有良好的立体视觉,在学习和就业方面将受到很大的限制。

⑶大部分斜视患者都同时患有弱视。由于斜视患者长期一只眼注视,另一只眼将造成废用性视力下降或停止发育,日后即便戴合适的眼镜,视力也不能达到正常。

4 按摩治疗

整体按摩方法

img1013

img1014

img1015

1.拇指点揉法:用拇指指端按揉太阳、头维、睛明、瞳子img1016、鱼腰、球后穴,每穴2分钟。

img1017

2.指抹法:用拇指抹法抹眼周1分钟。

3.拇指推法:用拇指推法推桥弓1分钟。

4.拿法:用拿法拿合谷1分钟。

img1018

5.拇指点揉法:用拇指

指端揉风池、天柱穴,每穴1分钟。

img1019

img1020

7.拇指按揉法:用拇指按揉法按揉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重点在肝俞、肾俞、命门,每穴2分钟。

img1021

8.掌擦法:用掌擦法在腰骶部治疗,以温热为度。

小贴士

1.内斜视者,重点治疗睛明穴。2.外斜视者,重点治疗瞳子髎穴。

3.上斜视者,重点治疗球后穴髎穴。4.下斜视者,重点治疗鱼腰穴。

足部按摩方法

img1022

img1023

img1024

1.屈示指推法:用屈示指推法向心方向推甲状腺区2~3分钟。

img1025

img1026

img1027

2.屈示指推法:用屈示指推法向心方向推肾、大脑、眼、颈椎、颈项区各2~3分钟。

img1028

img1029

img1030

3.拇指点法:用拇指点法点小脑、三叉神经、脾区各2分钟。

img1031

img1032

4.拇指点法:用拇指点法点肝、胆区各2分钟。

img1033

5.拇指推法:用拇指推法从外侧向内侧推肺区2分钟。

5 注意事项

◇ 坚不要在患儿床前放置颜色鲜艳的物品,以免引起患儿眼外肌疲劳而加重症状。

◇ 对已有明确诊断并估计病情无恶化倾向的麻痹性斜视患儿,才可以用按摩辅助治疗。

6 小儿斜视的预防

⑴运动疗法:运动可增加肌肉的柔软度与关节的灵活度,也可增强肌肉的强度和耐力,进而增进全身的气血循环和缓解身心压力。运动也有助预防酸痛或帮助消除腰酸背痛,是治疗腰酸背痛最主要的方法,也是有效的方法,目前最好的轻量运动,是太极、气功和游泳。

⑵推按疗法:推拿、按摩有助释放或降低身心压力及舒缓紧张的肌肉,因此也是消除腰酸背痛重要的方法之一。

⑶牵引疗法:本法对于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和腰椎间孔狭窄的患者,有助拉开椎体间的距离,避免骨刺或软骨压迫到神经,并有助减缓疼痛症状。

⑷针灸疗法:针灸可促进气血循环,并有镇痛作用,对于急性的疼痛有相当的疗效。若是一般慢性腰肌劳损的患者,可施以局部的温灸,有着舒筋活络的效果。

⑸物理治疗:包括超音波、电疗、冷热敷等方法。超音波可深入深层肌肉组织,产生热能,有助止痛和消肿。电疗是利用电刺激,使肌肉细胞规律运动,缓解肌肉硬化及抽痛。冷敷适用于急性疼痛的一、二天内,有止痛和消肿的作用;而热敷则较适用于慢性痛,有改善局部循环,增进组织复原能力。

⑹药物治疗:局部淤肿热痛者,可外敷活血消肿清热的药物,如无淤肿但有疼痛者,可外贴伤科药膏。内服方式,一般以非类固醇的抗发炎止痛药为主,使用内服药物时务必先请医师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