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头帮大哥
罗马和他家蛮夷邻居的爱恨情仇导致了现在的西欧版图,老杨在《罗马帝国睡着了》中已经大致记录过了。西哥特人发飙的结果是,罗马城被彻底洗劫。而且西哥特人还为蛮夷的反罗马斗争指明了方向,那就是:撕裂罗马的版图,建立自己的国家。
476年,西罗马终结了,它的肢体上,新的蛮夷国家学着像罗马人一样生活。意大利本土成为东哥特人的领地;西班牙和高卢一带,是西哥特的王国;北非是汪达尔人的新居;盎格鲁和萨克森人渡海进入不列颠,开启了英伦的七国时代;由蛮族进化到正式国家这个过程,历史上称为“日耳曼人大迁徙”,是地球上几次著名的迁居工程之一。进城打工而后称为城市的主宰,也是个很励志的故事,总算把背景交代完了,可以请出本篇的主角了,也就是法兰克人。
法兰克人是日耳曼族群中非常重要的一支,早先生活在莱茵河下游和高卢北部。日耳曼人以部族为单位,一轮轮骚扰罗马帝国,法兰克人当然也不落后。“法兰克”就是自由的意思,即使是在日耳曼世界内部,法兰克人也算是生猛骁悍的,这伙人的成名的兵器就是战斧,而且喜欢拿战斧当暗器丢,敌人被从天而降的斧子劈掉了脑袋,战场画面异常血腥,所以这个有组织的犯罪团伙我们就称之为“斧头帮”。
在骚扰罗马高卢部分的进程里,斧头帮分成两部分作战,住在莱茵河中游地区的叫“河滨法兰克人”;住在莱茵河三角洲一带的,因为濒临北海,被称为“海滨法兰克人”。海滨法兰克部落的总舵主是墨洛温家族,这家人的标志就是留着长发,在法兰克社会内部,拥有尊崇的江湖地位。
■日耳曼人大迁徙——地球上几次著名的迁居工程之一 (资料图)
公元481年,海滨法兰克换了个大哥,墨洛温家族的接班人是个少年英雄,他就是15岁的克洛维。
克洛维出生到成长的这十几年,正是欧洲最动荡混乱的几年,罗马正被肢解,各路英雄成王败寇,是骡子是马都在江湖上到处溜。所以,被这个伟大时代鼓舞的克洛维的青春期比任何人都躁动,比任何人都冲动,他要开疆辟土,建立属于法兰克人自己的国家。
阻挡克洛维南征道路的最大敌手是一支罗马军团。此时西罗马已经灭亡,剩下些残余势力躲在各地养精蓄锐,企图东山再起。帮助克洛维出名的罗马将领名叫西亚格里乌斯,这伙计本来是罗马派驻巴黎一带的军事干部,看着中央倒了,就地自立为王了。
486年,21岁的克洛维亲率斧头帮南下,在巴黎东北部的苏瓦松与罗马军团大战,漫天飞舞的战斧让罗马人心烦意乱,心惊肉跳,心悦诚服,随后大败而去。这是克洛维的毕业考试,他成功地获得了专业打架的学位,西亚格里乌斯被他亲手送上了断头台,并占用了巴黎附近的土地,进而迁都巴黎,法兰克国家正式成形,克洛维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法兰克国王,他用祖父的名字来命名自己一手开创的王朝,这是墨洛温王朝。
从斧头帮帮主升级到法兰克国王,这个转变克洛维自己很适应,斧头帮的兄弟们不太适应。原来的老大不过是部族首领,打仗抢劫、杀人放火,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打仗的时候,老大冲在头里;不打仗的时候,还能勾肩搭背地喝酒吃肉。
克洛维的小弟们不了解这个年轻人,克洛维早就超越了一个社团老大的水平,跟其他蛮夷不同的是,克洛维不仅会抡斧头,不怕死,更重要的是,他有很缜密的机心和长远的眼光。
却说苏瓦松战役后,斧头帮按他们的传统分赃。江湖帮派就是讲义气啊,不论尊卑,所有的战利品抽签决定归属。斧头帮的兄弟们抢劫了兰斯大教堂,主教非常客气地要求克洛维归还教堂一只广口花瓶,据主教说,这是圣杯之类的东西。克洛维虽然答应归还,可他说了不算啊,因为这个花瓶被一个士兵抽签抽到了。克洛维提出希望拿回这个花瓶时,士兵居然当场就发飙了!日耳曼人暴脾气,他表达不满的方式是拔出剑来,将花瓶打碎了!克洛维什么都没说,淡定地捡起所有的碎片,粘好,还给了兰斯教堂。
第二年,克洛维检阅军队,走到砸烂花瓶的士兵跟前时,克洛维大声斥责他,说他武器保管不当,并抢过他的战斧丢在地上。这个傻里吧唧的士兵赶紧要把战斧捡回来,一低头,克洛维就劈掉了他的脑袋,然后向所有人宣告了他的罪行:“你就是这样砸烂花瓶的!”
剩下的法兰克士兵都不傻,他们顿时明白了,眼前这位一手鲜血表情冷酷的年轻人已经不是“大哥”了,以后见面要毕恭毕敬地叫“陛下”或者“主公”!
终于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克洛维已经27岁了,功成名就的,就是个人问题没有解决。日耳曼人粗线条,国王眼看就是大龄剩男,他们一点不着急。那时候也没个《非诚勿扰》之类的节目让克洛维当众秀秀。好在也不需要着急,很快,有个美女自动送上门了。
来的是勃艮第王国的公主克罗提尔德,勃艮第王国是以法国里昂为首都的日耳曼小国。当时这个国家正闹宫廷政变,公主的大伯杀了公主的父母篡位,克罗提尔德跑到了法兰克王国请求庇护。从天而降的公主算是日耳曼历史上著名的美女之一了,克洛维觉得在乱世中对一个美女最佳的保护方式就是放在后宫,于是克罗提尔德成了法兰克王国的王后。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八卦故事,克洛维的这场婚姻直接改变了他以及法兰克王国,甚至包括整个欧洲的历史进程。克罗提尔德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克洛维原来可能是信仰一种多神教,据说王后从新婚第一夜就开始向国王传教,虽然克洛维对自己的王后宠爱有加,但是对于改信宗教这个事,他一直表示不能接受。
法兰克王国继续在高卢的大地上征伐。罗马已死,周遭只剩日耳曼同胞,相同的悍勇善战,相同的如狼似虎,现在每一步扩张,都是残酷的血战,当时最让克洛维头痛的,就是现在法国东北部和瑞士北部的阿勒曼尼人。
公元496年,克洛维遭遇他戎马生涯最大的危机,他被阿勒曼尼人围困,陷入绝境。病急乱投医,临时抱佛脚,克洛维向自己信奉的诸位神仙都发出了求救信号,没有收到神仙的反馈,绝望中,他想到王后天天念叨的耶稣,他高举双手对苍天呐喊,如果上帝能帮他脱困,他将带着自己的子民受洗,成为上帝的信徒。他祈祷完不久,对方的阵营里就出事了,阿勒曼尼士兵突然兵变杀掉了自己的王,然后全体向克洛维投降!
这么神?姑妄信之吧。基督教在西方取得统治地位后,欧洲的历史书,随处可以看到诸如此类的神迹记录。不管是神话还是神迹,反正克洛维干掉阿勒曼尼后真的就带着自己的3000亲兵卫队去洗礼了。克洛维可能是第一个正式受洗皈依罗马天主教的蛮族首脑,而法兰克自然也成为第一个接受天主教的日耳曼国家,拉丁语同时也成为法兰克的官方语言。
法兰克成为天主教国家,让别的日耳曼人不以为然,表面上看似乎是失去了很多日耳曼同盟。实际上,罗马崩溃后,那些有实力有资产有影响力的教会无所适从,高卢大地上巨多的天主教徒也找不到依靠。法兰克王国的皈依,自动吸引了这些教会和教民的依附,这是一支巨大的支持力量。像克洛维这样深谋远虑的人,我们更容易相信,他皈依的目的原本就在于此。如他所愿,此后的战斗,可以看作法兰克王国代表教会对异教徒的征讨,上帝保佑,他后来真的是一帆风顺。
在高卢东部击败了图林根人,在瑞士北部解决了勃艮第王国,随后又在当地教会支持下,将西哥特人赶到了比利牛斯山以南,让这座山脉永远地成为国界。最后,克洛维发现,高卢地区,他只剩下一个碍眼的东西了,那就是另一个法兰克政权,河滨法兰克人的国家。
克洛维年轻时就看着精明老到,晚年时已经升级为老奸巨猾,而且更加心狠手辣。克洛维统一高卢地区的征程上,河滨法兰克人一直是以盟友的姿态站在他身边的。攻打西哥特的时候,河滨法兰克首领的儿子克罗德里克一直在克洛维麾下效力。对西哥特的战斗胜利后,克洛维就私下挑唆克罗德里克弑父篡位。克罗德里克骨子里也不是啥好东西,克洛维一挑唆,他就真干了!杀掉老爸,领了河滨法兰克的首领之位,心满意足之余,他还预备了金银财宝一份厚礼说是要送给克洛维表示感谢,感谢别人鼓动他杀老爸。克洛维一脸善良地表示,金银礼品就不要了,不过克罗德里克一番好意,看都不看有点遗憾。这样吧,派一个使团过去,参观一下克罗德里克预备的礼品,就当作法兰克国王心领了。克罗德里克省了一笔财宝,求之不得,赶紧隆重迎接来自巴黎的参观团。使团装模作样参观珠宝时,其中有个使节突然拔出剑来,将克罗德里克捅死了。
河滨法兰克立时乱套了,一连死了两个老大,没当家的,成孤儿了。克洛维及时跳出来,对河滨法兰克人的遭遇表示了极大的同情,并且指天誓日,说自己跟这两个老大的死亡事件绝对一点儿关系没有;作为兄弟之邦,法兰克王国热烈欢迎河滨法兰克人加入,成为一家人,从此克洛维国王会保护他们的安全。就这样,克洛维动了动嘴皮子,就兼并了他旧日的同盟。
克洛维统一了整个高卢,包括现在的比利时、法国、荷兰及德国易北河东部的地区,都归入了法兰克王国的版图,以首都巴黎为中心,成为西欧最强大的国家。为感念克洛维对异教徒和其他蛮夷的胜利,东罗马帝国的皇帝授予他执政官这个称号。得到东罗马的认可,对于蛮族出身的法兰克王国是个意想不到的巨大殊荣。克洛维组织了一个盛大的晋升典礼来庆祝。
东罗马帝国只给一张聘书,又不给人家相应的任职规范。蛮族国家也不太懂礼制,这个晋升典礼排场有点僭越,让东罗马皇廷非常郁闷。因为在这个典礼上,克洛维公然披上了紫袍,戴上了王冠,他这个姿态不是执政官的上任典礼啊,完全是罗马皇帝的登基典礼!好在克洛维没多久就死了,他也没正式宣布自己是皇帝,东罗马也就忍耐了。
随着疆域的扩大,法兰克王国在各个方面向正式的国家进化,他们甚至还编撰了自己的法典,这部法兰克人的习惯法就是《萨克利法典》,直接影响了后来法兰西国家的法律体系。
511年,克洛维驾崩。他在世的时候,一直致力于打造一个罗马化的国家,大事小情,搞不清楚状况的,都按罗马规矩解决,用罗马的精神武装头脑。谁知在他死时,遇上王权传递这样的大事,他又不按罗马规矩办事了,他又想起他祖上日耳曼的古老传统了。
日耳曼人氏族部落的乡下规矩是,老爷子的财产在所有儿子中间平均分配。克洛维有四个儿子,好在克洛维活的时候有效率,打了不少地盘,每个儿子能分到一大片。这四个儿子按分到的区域分别成为兰斯王、奥尔良王、巴黎王和苏瓦松王。
这种分遗产的办法就是故意让子孙不和,本来是骨肉兄弟,现在都成了独立的国王,领土粘连,不可避免经常发生边境纠纷,而且估计分的时候丈量的数据也不太科学,分得不公平,也只好让子孙们自己去解决公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