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战场
1942年1月1日,这个新年开始让希特勒很闹心,因为有包括英美苏还有中国的26个国家跑到华盛顿开了个会,商量着团结起来一起对抗轴心国法西斯。
26个国家组织起来,规模还是挺吓人的,看着盟国越来越热闹,老希的心拔凉拔凉的,自己那两个兄弟,日本什么忙也帮不上,意大利除了添乱啥也不能干,这不,意大利又陷在北非需要帮忙了。
意大利不是一直要重建罗马帝国吗,已经占领了埃塞俄比亚,所以就觊觎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是英国去往印度的要道,是英国人的心头肉,谁也不能碰的。早在19世纪,这个区域就是英国最大的海外军事基地,驻扎着10万英军。1940年意大利进攻埃及,1941年,希特勒就收到了求救邮件。
控制苏伊士运河,切断英国和印度的联系,对轴心国显然也是必要的,所以老希也就派人过来帮忙了。他派来的,就是埃尔温·隆美尔,无数“二战”粉丝的偶像。
隆美尔1891年出生在一个中学校长家里,看他照片总是笑得神秘莫测就知道,肯定是天蝎座。参加“一战”时,他获得过三枚铁十字勋章,战后在军校任教,还写了一本叫《步兵进攻》的教材,就是这本书让他引起了元首的注意,被调到身边成为卫队长。不是自己最亲信的嫡系,怎么可能充当警卫队长呢?老希对隆美尔肯定是宠爱的。
在首长身边伺候,晋升得特别快,隆美尔的仕途顺利充分说明这一点。“二战”开始,德军闪袭波兰,威猛的装甲部队让军事教员出身的隆美尔很惊叹,加上他还一直有些到战场建功立业的小心思,就跟老板提出,想上前线打仗。希特勒当时就问他,想去哪个部队?隆美尔毫不客气地要求当一个装甲师长。
隆美尔之前一直是步兵,没进过装甲部队,而且历史上他最高也就是个营长,怎么直接要求当师长,而独立操作一个装甲师?
没办法,隆美尔是老大的人,必须安排。正好,有个参加波兰战役的轻装甲师改组成为第7装甲师,给老大一个面子,让隆美尔去参加一个速成的装甲兵训练班,然后将新的第7装甲师交给他,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谁能想到,这个第7装甲师最后能成为帝国的王牌呢,隆美尔真不给老大丢脸啊。
第7装甲师成名于法国战场,隆美尔跟随主力的A集团军跋涉阿登山区,然后向英吉利海峡奔袭。5月13日,第7师强渡了默兹河,6月19日,他们就占领了法国在英吉利海峡的重要深水港瑟堡,大概计算一下,这支以坦克为主的装甲部队每天能推进40~50英里,大家不要小看这个速度,因为他们一边行进一边还要同英法盟军作战。沿途俘获英法联军近10万,德军方面才损失了2000人。
以飞沙走石的进攻速度,第7装甲师在法国人的眼花缭乱中横穿了法国大陆,是德国所有的装甲部队中,速度最快,跑得最远的。法国人惊叹之下,给他们起了个外号,叫他们“魔鬼之师”。
1941年2月,希特勒提升这位爱卿为中将,并任命他为为非洲军团司令,到非洲去解救意大利人。
隆美尔一进入非洲,就说了一句名言:最好的抵抗是进攻。两个月的时间,军力和军备都明显不如对手的隆美尔以寡敌众,扭转了战局。
隆美尔的北非战场成为“二战”时的明星战场,就是来源于德意与英国这种实力不对等,德国军队一直是以小赌大,玩的就是心跳,靠的就是隆美尔狡黠诡异的打法,所以隆美尔被称为“沙漠之狐”而不是“沙漠之虎”。
话说隆美尔刚登陆的时候,手上可以使用的坦克不多,增援的还在路上,他居然不等其他坦克到手,就急不可待地发起了攻击。奇袭英军驻地收到效果后,就发动坦克部队追击,英国部队看着满天的尘烟,影影绰绰、铺天盖地的坦克群,不知道这位魔鬼之师的魔头带了多少装备来非洲,吓得拼命跑。后来才知道,隆美尔用一批大众汽车,装上一个坦克的纸糊外壳,冒充坦克摆了英国人一道。
隆美尔5月就将攻防形势逆转,英国的军队被压缩在埃及不敢出来。两边重点争夺的,就是利比亚地中海上的重要港口托布鲁克。
港口城市一直是重要的战略据点,尤其是对于控制了地中海的英军,托布鲁克更是不能失去的。英国人掌握制海权,德军的补给非常困难,一直在各方面处于劣势,捉襟见肘打这么穷的仗,所以隆美尔这样的高手也花了快一年的时间,到第二年才拿下了托布鲁克。
英国人失去托布鲁克,天都塌了,丘吉尔差点为这事下台。而隆美尔则风光无限了,因为对这个重地的收复,隆美尔被晋升为元帅,他才51岁,是帝国史上最年轻的元帅,这么短的时间,这样的晋升速度,跟老大的恩宠是分不开的。隆美尔在非洲的战事,经常被德国的媒体极尽渲染夸张地报道,人家英国人叫他“沙漠之狐”,德国人都说他是“沙漠之神”。现在很多“二战”迷对隆美尔的崇拜,很大程度也是源于当时媒体对他的疯狂炒作。
实际上,占领托布鲁克是隆美尔军事生涯的顶点了,其后的日子,基本就是陨落。老希全部精力押在苏德战场,非洲战场更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美国人的500辆最新式坦克和那个叫蒙哥马利的一起降临沙漠,让德军的日子更加难过。
1942年10月底,蒙哥马利发动了非洲战场的决定战役,也就是阿拉曼战役。这个事英国人有点耍赖,因为他们知道隆美尔因病回国休养了。
听说北非失利,病床上的隆美尔又被老希赶回了非洲,只是,大势已去了。隆美尔最牛的告别非洲之作就是在被重兵追击的情况下,有条不紊地组织了一场完美的远程撤退。德国军队退守突尼斯,而就是被逼退到突尼斯这么不利的情况下,隆美尔还是抓住一次反击的机会,重创美国军队。
隆美尔输了也值得表扬,撤退到突尼斯后,被授予“非洲集团军群”的司令头衔,这个头衔享受什么待遇不知道,实权肯定没有了,因为第二年5月,德军被英美联军彻底赶出非洲大陆。非洲战场成为“二战”第一个提前上演大结局的舞台。而这个舞台上最耀眼的明星——隆美尔的故事,我们后面还会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