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势造英雄
希特勒1924年年底出狱了。纳粹因为政府的禁令,有点四分五裂。希特勒出狱就忙于重建纳粹党。因为政府禁止希特勒公开演讲,剥夺了他蛊惑群众最厉害的武器,而希特勒也非常聪明地选择了跟政府妥协,韬光养晦。
实际上,纳粹党不韬光养晦也不行,前面说过,1924~1929年,德国经历了一轮经济发展的超高速时期。乱世中反对党才有机会。经济发展,安居乐业,老百姓吃饱喝足的时候,谁也不会挤兑政府,纳粹那一套理论,纵然还是能吸引不少人,但是愿意跟他一起疯甚至推翻政府的,就很少了。
不过,老天既然安排了希特勒这样的人物下界,就一定会一步步安排他走到他想去的地方。
1925年,魏玛的第一任总统艾伯特死于阑尾炎,接任的总统,是著名的兴登堡老爷子。兴登堡在德意志,一直有个国家英雄的名号,“一战”的时候,他是陆军元帅,而鲁登道夫是他的下属。那段时间,这两人搭档,主导了德意志所有的事,因为他在东线对沙俄的有效压制,即使德意志最后战败,兴登堡在德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一点不受影响。
因为是总指挥,所以兴登堡对德国战败是最痛心疾首的,而“背后的匕首”这个理论,他也是主要的支持者和宣传者。说他是个军国主义分子,一点不辱没他,德意志人会选他成为共和国的总统,也反映了德意志人骨子里对军国思想那种难以割舍的情结。
德意志的好日子并不长久,因为经济复兴基本是靠美元支持的,1929年,美国华尔街股票危机造成经济崩溃后,德国的经济也跟着一溃千里。
对欧洲的经济危机我们不陌生了,工厂倒闭,失业骤增,银行关门。经济危机之前,德国每年要偿还25亿战争赔款,现在还不出来了,要求减免。美国人一直坚持不能逼死欠债的,所以他家赶紧主持修改赔款条例,美国通用公司的经理杨格重新拟订了对德国的要账计划,总额确定为1139.5亿马克,在58年零7个月内偿清。取消赔偿委员会及有关国家对德国国民经济与财政的一切形式的监督。而最客气的是,美国人要求协约国的军队撤出莱茵地区。
吃准了美国人不能看着自己破产,德国人有数了,1931年,又说还不出来,那帮债主就商量,算了,你家一次还30亿吧,以后就不用还了。结果是,这30亿也没还,整个战争赔款就这样不了了之,感谢这场经济危机,要不然这笔钱还不知道要还到什么时候。
经济危机的1929~1933年,德国人又过上了怨天怨地怨政府的日子。而议会的那些个党派谁也解决不了眼下的危机。这时候,希特勒和纳粹那些论调又被提出来了。德国人呢越来越觉得,这个奥地利人说得对啊。而工厂倒闭,产生的大量失业工人、社会盲流,更成了纳粹最新鲜的血液。经济危机壮大了纳粹的队伍,危机前纳粹只有10万人,到1932年,党员超过100万!
希特勒此时换了思路了,他之前是发动群众,现在他知道,政党再想发展提升,必须参选进入政府机构,而选举,就需要大财阀的支持。
到底当年有多少财团支持了希特勒,“二战”后他们都不愿意承认了,不过,希特勒肯定是成功地搞到钱了。1932年,他首次出击总统大位,虽然获得了很高的支持率,还是没有撼动兴登堡的位置。但是他代表的政党,纳粹党却在国会选举中获得多数,成为德意志第一大党。
希特勒窜起的速度太快,还有点嚣张跋扈,兴登堡感觉不能让他掌权,所以想说服他跟其他党派共同组阁。希特勒当然不干,作为国会第一大党的领袖,我干吗要给你面子呢?现在的情况是,如果希特勒不能当总理,谁当总理也不行了,因为纳粹党势力太大,别的党团领袖根本不能控制局面,而面对纳粹这样的大敌,德国的其他党派还互相倾轧。德意志倒台的皇室,被放逐的霍亨索伦家族也成为纳粹的支持者,威廉二世流亡在外,居然还拿出一大笔钱赞助希特勒。希特勒上台已经是众望所归。兴登堡自己扶持的总理倒台后,他不得不答应,让希特勒做总理,组阁。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成为德意志总理,一般来说,这一天就算是魏玛共和国消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