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到元首
都知道希特勒的愿望是独裁,当总理远远不够,而且,纳粹虽然是国会第一大党,但是还没有达到可以完全控制一切的席位。所以希特勒一上台,他就解散国会,要求在1933年3月重新选举。为了达到纳粹一党独大,可以修改宪法、政治独裁的目的,就必须在选举之前将反对党全收拾趴下。谁是纳粹最眼中钉的反对党呢?当然是德国共产党。
老希从慕尼黑街头混到柏林朝廷,走过了20年的时光。这一路上,他绝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当了总理,如今在朝廷清除异己,更是需要左膀右臂,老希身边还真培养了不少高手。
这时,我们要介绍一位纳粹的重要人物,也是“二战”的大明星之一,赫尔曼·戈林。跟罗姆一样,戈林也是听了希特勒的演讲被蛊惑加入纳粹的。戈林经历显赫,巴伐利亚外交官家庭出身,军校毕业,职业军人。“一战”中,他看到了空军的作用和未来战场上的发展,离开前线进入了空军学校学习。学成后,戈林驾驶战机回到了战场,获得了最高勋章,后来成为德国王牌空军的大队长。
加入纳粹后,希特勒任命他为冲锋队长,他很快成为老希的左右手。慕尼黑啤酒馆事件,戈林自然也是主犯之一,大腿中枪,负伤逃到奥地利。因为不能及时医治,受伤后戈林靠吗啡止痛,后来一辈子就离不开吗啡了。
戈林出身高贵,有教养有背景,在纳粹刚刚起步,比较土鳖的阶段,戈林是很好的招牌,而通过他跟德意志上流社会的交往,疏通上层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纳粹的档次,所以戈林一直是希特勒比较器重的帮手,是纳粹党内的二号人物。
1927年,戈林特赦回国,马上成为成功的政客,进而成为国会议长。
老大希特勒成为总理,戈林当然入阁帮忙,成为“不管部长”。这个名字像搞笑吧,听着像个没事干的闲差。这个职称应该是来自英国的,适用于内阁制的国家。“不管部长”没有特定的主管领域,参加内阁会议,参与政府决策,说是不管,什么都能管点,还要办理政府首脑交办的特别事务,经常做做特使啥的,肯定是老大的亲信。
到底什么是首脑交代的特别事务呢?比如,下面这一件。
1933年2月27日晚间,柏林的国会大厦冒出了冲天的火光,大火从国会的食堂开始,议会大厅还发生了爆炸,火势蔓延得很快。着火没几分钟,总理希特勒和部长戈林都来到了现场,这两人一到现场就推理出了纵火犯,那就是共产党。犯罪行为和犯罪动机都很明显,德国共产党通过对国会大厦放火,暴动起义,妄图夺取政权。
火灾现场就定了行动基调,那就是不惜一切,铲除共产党。剩下的事,纳粹的冲锋队就很专业了,打人、杀人、抓人、审人全套手艺。目的达到了,德国共产党给整个半死,退出了国会。这就是著名的“国会纵火案”,到底是谁放的火?谁是真凶?后来人们发现戈林的办公室有条地道可以通往当时的起火地点,这个事是不是他安排的就不用分析了。
搞这么大的动静,3月初的大选,纳粹还是没有得到可以修宪的席位,希特勒管不了那么多了,不用给国会面子,软硬兼施,连打带骂,将其他党派吓唬了一通,终于让他拥有了4年的立法权。一得手,希特勒就通过立法,让纳粹党成为德意志唯一可以掌握政权的政党。
1934年,兴登堡总统病危,他知道,希特勒的上升已经不可阻挡了。
临终他将总统的位置交给了希特勒,希特勒将总理和总统二合一后,让所有的官员和军队向他宣誓效忠,从这时起,希特勒终于走到了他“光辉”的顶点,也是他更“光辉”的起点,他成为帝国元首。德国历史上,神圣罗马帝国被称为第一帝国,德意志帝国算第二帝国,眼下希特勒预备打造的,就是威赫的第三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