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战役
自从老希启动了东线战事,这里就是他最深的痛了。莫斯科保卫战让原本节节进逼的帝国军队步步撤退,到1942年春天,老希暂时不跟莫斯科较劲了,北方他要求占领列宁格勒(圣彼得堡),南方,他看中了斯大林格勒(伏尔加格勒),而又以后者更为重要。
战争进入胶着,打的就是资源和补给了。斯大林格勒是伏尔加河上的重要港口、重要工业城市,有大型兵工厂,从这里向西向南就是顿河下游流域、库班河流域和高加索地区,是苏联粮食、石油和煤炭的重要产区,这些资源对于此时的苏德都是极为重要的。
1942年7月17日,希特勒下令进攻斯大林格勒,他给了帝国军队8天时间,要求在7月25日拿下。这个城市名叫“斯大林格勒”,用大胡子的名字命名的,万一给小胡子占领,以后改名字叫希特勒格勒,让大胡子情何以堪呢。所以斯大林当然是要求苏联红军死守。
后来这场战役的惨烈和艰难超出这两个胡子的想象,也超出所有人的想象,这一战最著名的就是巷战。
德军天上地下狂轰乱炸,用了两个月进了城,没想到,最难的战斗反而在城中。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投入了对德军的反抗和反击,住宅、教堂、学校都成为战斗场地,苏联人的小宇宙爆发到顶点,据说德军进城后的10天里,每天超过3000名士兵死于巷战。要知道,职业军人遭遇平民是很郁闷的,挺猥琐的烤面包大叔,平时见谁都低三下四一脸笑模样,突然掏出菜刀血红着眼睛面对这荷枪实弹的大兵扑上来狂砍,这个画面还真挺吓人的。这样被吓几次,再强的神经也受不了。德国大兵无奈地说:“即使我们占领了厨房,仍然需要在客厅继续战斗。”
苏联人民的牺牲争取到的最好成果是又将德军拖进了冬天。进入11月,苏联红军反攻并将33万绝望的德军包围。当时德军的主将是保卢斯,他写信给希特勒,要求突围撤退。这场斯大林格勒的死磕,夹杂着很多大小胡子的意气和面子之争,兵败事小,丢脸事大,所以老希下令,不准撤!
其实老希自己也知道德军坚持不住了,预备打造一个形象工程,他给保卢斯火线升职,提升他为元帅。他觉得,纳粹没有被俘的元帅,保卢斯戴上元帅的军衔而后自尽殉国,算是给帝国军队保全最后的脸面。据说当时的元帅肩章之类的是通过飞机空投到前线的。
新元帅没给老大面子,第二年的1月就被俘虏,24名将军和近10万士兵向苏联投降。保卢斯元帅成为苏联红军俘获的最有价值的战俘。有多值钱呢?当时斯大林的儿子雅科夫被德军俘虏关在集中营,希特勒曾想用雅科夫换回保卢斯,被斯大林拒绝了!
希特勒掩盖了保卢斯被俘的消息,号称他是为国捐躯,还全副仪仗给安排了一场葬礼,希特勒亲临现场,一脸悲痛。保卢斯后来的最大作用是在战争后期号召德国人起来反对纳粹停止战争,并在战后成为主要证人参与对纳粹的审判,在德意志留下一辈子的骂名。
斯大林格勒的惨败,宣告德军已经失去了战场上的主动,整个纳粹内部弥漫着低迷的气氛,国内对希特勒的不满也在逐渐增加。老希太需要一场胜利重建军队的信心和自己的形象了,所以斯大林格勒的颓败之气还没散尽,他又下令发动库尔斯克战役。
库尔斯克战役是史上最大的坦克战,两边投入了上万辆的坦克。希特勒钦点曼斯坦因为新的集团军群司令,全权组织这场大战。
前面说过,曼斯坦因是纳粹所有将领中的佼佼者,其军事修为可列三大名将之首,如果有兴趣深入研究“二战”的战史,大家会发现,曼斯坦因出的主意很少有失误的,不过有的时候,他的主意不被采纳而已。
军事学家对库尔斯克战役的研究很多,一般的说法都以为开战时德军已经是强弩之末,而很多解密文件说,其实苏联才是强弩之末,如果德军严格执行曼斯坦因的计划,第三帝国将会收获这次宝贵的胜利。不管说什么了,输了就是输了,即使有曼斯坦因这样的天才。50万帝国将士,3000多架飞机,1500多辆坦克的损失,几乎让帝国在东线的战力损失殆尽。在这个战场,帝国军队永远失去了锐气,转入防御,而与之相对的,则是苏联红军的大举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