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登纳的历史功绩
讲述西德的故事,要先请出西德之父——阿登纳,他是西德的第一任总理。
要了解欧洲国家的政治经济,不能回避而且非常沉闷无趣的,就是该国的政党。联邦德国刚成立的时候,党派林立,根据魏玛共和国的经验,党派良莠不齐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有不安定分子拿党派当社团建设。随着不断地清理整合,到50年代时,西德有三个主要政党。
第一个政党叫基督教民主同盟,简称基民盟,第二大党叫社会民主党,也就是社民党,这两个是西德的主要政党,长期轮流执政。第三个跟着打酱油的是自由民主党,简称自民党。后来1980年底,因为环保运动兴起又冒出来一个绿党。
阿登纳来自基民盟,经历过魏玛共和国、第三帝国和盟军占领时代。早年因为一场车祸,阿登纳被撞碎了颧骨,后来一直就是一副愁眉苦脸的表情。阿登纳41岁时就是科隆市长,是德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市长。“二战”时期,因为不愿意跟纳粹同流合污,坐了两次牢,给整得够戗。
1949年,73岁的阿登纳通过大选成为联邦德国的总理。联邦德国是议会民主制的国家,三权分立,总统虽然是国家元首,但是没有实权,最高行政权力在总理手里。
如此高龄成为国家领导人,阿登纳最有价值的财富就是他的坚定、容忍和智慧。
老人家精力有限,所以在经济方面,他全权交给了经济部长艾哈德教授,因为有美国的大力援助,美元流水般进入国内,西德经济在进入马歇尔体系后,再次迎来了惊人的发展。大约是在1960年,西德又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经济体。
阿登纳老爷子最漂亮的工作是处理战后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在这些关系中,与三个国家如何交往是大考,第一是如何面对恩人美国,第二是如何面对欧洲近邻大哥苏联,第三是如何处理跟世仇法国的关系。而阿登纳以一个古稀老人的智慧,将这三个关系处理得非常得体。
首先是美国,老大哥是帮了不少忙,刚建国那阵子,看着苏联拆东德的厂房拆得如火如荼,阿登纳求老山姆手下留情,不要把西德的工业基础设施全拆了,美国人答应了,给西德留下一点可以翻身的家底。可是“十年前的一碗泡饭,总不能天天鲍鱼鱼翅伺候吧”(周立波语)。随着经济发展,阿登纳谋求的,就是跟美国平等的地位。
先是在经济上反对美国的控制,还号召国内企业跟美国资本展开竞争,最后德国产品大规模进入美国市场,美国人要承认,这个小弟不能再当马仔看了。1955年,争气的德国彻底摆脱了占领国的控制,将外交、军事之类的权力全部收回,真正获得了独立,还加入了美国主持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完全洗清了战败国的颓败之气。
获得独立这一年,阿登纳访问了苏联,老爷子去莫斯科的目的,一是希望苏联释放德国战俘;二是希望苏联对东德的控制松动一下,只要苏联高抬贵手,西德就可以将东德收回来;三是苏联是欧洲老大哥,跟联邦德国还是应该削弱彼此的敌意,两边可以建交。
阿登纳79岁,赫鲁晓夫也61岁了,俩老头,别指望会妥协。谈判过程中,明显赫鲁晓夫嚣张一点,而且还不尊敬老人家。传说某次欢迎宴会,赫鲁晓夫打听到阿登纳老爷子只喝红酒,于是他用伏特加敬酒,阿登纳出于礼貌,一饮而尽,赫鲁晓夫便接二连三地过来敬酒,最后,老爷子喝了15杯!脸不红心不跳,也没撒酒疯。而赫鲁晓夫同志自己敬酒,杯子里倒的,都是白开水。赫鲁晓夫这点小花招,阿登纳看得明明白白的,当时却并不揭穿,每杯都奉陪。到第二天一早,阿登纳委婉地点破时,赫鲁晓夫脸上很难看。这事要是放在咱家,阿登纳老爷子就是纯爷们,而赫鲁晓夫不厚道,以后有饭局也不能叫他。
赫鲁晓夫态度强硬,可以和西德建交,也可以释放战俘,但是,苏联认定东西德是两个国家,分别建交,别指望让两德统一。不论如何,阿登纳差点喝得胃出血,三个外交目标实现了两个,非常了不起了。
老爷子最可圈可点的工作,就是对待法国。两次世界大战,还有历史上那些乱糟糟的恩怨,德法两个邻居终于成为不同戴天的世仇,这样的大仇要化解,需要双方的容忍和智慧。阿登纳是睿智有远见的政治家,好在法国那边,也碰上一个大局为重的人。
1958年82岁的阿登纳访问巴黎,会见了当时的法国总统戴高乐。戴高乐是军界出身,一般法国军人对德国总有点抵触和敌对,阿登纳虽然怀着极大的善意造访邻居,可他对邻居的态度并没有把握。
美国的马歇尔计划让自己成为西欧的大恩人,总想以大哥的身份永远控制西欧诸国,进入50年代,随着西边各家走出战后的低谷,经济复苏,都觉得不能再看美国人脸色了。可是美国人这么强大,不跟着他混不行啊。于是,就有人提出,如果欧洲成为一体,就具备对抗美国的实力了。
欧洲的衰落起因于诸国混战,尤其是法德矛盾,更是让这个地区定期的不安宁。德国再次崛起势不可当,法国人想开了,冤家宜解不宜结,何不团结这个强大的邻居,睦邻友好,成为整个欧洲的稳定剂呢?
戴高乐对阿登纳说:“须尝试把历史进程颠倒过来,使我们两个民族言归于好,并使他们的力量和才能联合起来。欧洲联合将由法国和德国完成,法国是赶车人,德国是马。对法国来说,在欧洲只可能有一个伙伴,甚至是理想的伙伴,这就是德国。德国和法国必须结成紧密的友谊。只有德法之间的友谊才能拯救西欧。”
两家握手言和,化敌为友,后来的日子,阿登纳的工作重心都用来确定和法国的关系了。1963年,法德正式签订协议成为同盟。而就是因为欧洲这两个大国的联盟,让欧洲的煤钢联营、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机构这些组织相继顺利成立了,为后来的欧盟打下基础。
阿登纳对三个重要大国表现得很智慧,但是对其他国家的外交态度就值得商榷。对于其他国家,阿登纳奉行一个“哈尔斯坦主义”,很保守,很孤僻。不是东西德都跟苏联建交了吗,让西德很纠结,如果任由东德发展他的国际地位,以后西德还有机会将东德收回来吗?而且必须要让东德知道,他们现在虽然勉强算个国家,想跟西德平起平坐是没门的,难道以后所有的国家都有两个德国的使馆?
阿登纳比较硬气,他宣布,以后凡是跟民主德国建交的国家,联邦德国一律不跟他们玩。年纪大了,偶尔钻牛角尖也可以理解,所以,1957年,西德和南斯拉夫断交,1963年跟古巴断交,1965年,因为埃及跟东德建交了,西德为了表示自己很生气,居然跟以色列,最恨他家的犹太人建交了,结果一举得罪整个阿拉伯世界。这个老爷子不冷静的行动,被他自己称为“哈尔斯坦原则”。
1962年,阿登纳的司法部长因为一个周刊发表了不利于军队的文章而抓了人家的编辑记者,引起一场司法风波,影响很坏,老爷子不得不在第二年下课,将总理之位让给经济部长艾哈德。87岁才退休,阿登纳真应该感谢司法部长,否则他可真是要在革命岗位上终老了。
1967年阿登纳去世,享年91岁,之前的德国历史,老杨介绍了不少德国名人,各个都有不凡的丰功伟绩,可是2006年,德国电视台选举历史上最伟大的德国人时,阿登纳以最高票数当选为冠军。德国人认为,老爷子是史上最伟大的德国人,因为他一手将遭受毁灭重创的衰败国家送上复兴富强的大道。在德国人看来,即使是马丁·路德或者马克思这样的人物都不能超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