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款和4D计划
分了土地,杀了仇家,别指望不要经济赔偿。这次同盟国认为,“一战”那种漫天要价,而且还允许德国人索要折扣实在太不严肃了,这次,一口价,赔200亿美元。够客气了,同盟国说,他们在战中损失的2000亿都不止呢!
200亿美元,哪有钱啊?那些工业资产、工业产品、劳动力不都是钱吗,用这些来顶吧。千万别让他家分期付款还了,谁知道夜长梦多会出什么幺蛾子啊?看德国眼下有什么,这家人工业发达,那些设备啥的,都是好东西啊。苏联马上不干了,说你们三个算盘打得太精了吧,德国的工业中心和经济中心都在西部,东部这边老少边穷,俺们苏联就是把地皮都刮回去,能卖几个钱啊?
战后苏联国际地位飙升,老毛子发飙,英法美还是觉得别惹他。不就是钱嘛,他说他要没收他占领地区所有的德国资产和相应的海外资产,其他三国说,好啊,你拿回去吧。于是苏联将东部地区德国的工厂啥的拆掉搬回苏联了,还不够?再分给他一点。德国西部的物资、工业设备25%给苏联,其中10%直接拆走搬回家,另外15%用同价的煤炭、石油之类的资源来换,实在没有?土豆也换。
四位大哥总算分爽了,波茨坦会议圆满成功了!
这就结束了?闯这么大的祸,就这点惩罚?当然不是,以上这些,不过是同盟国先能实现的,还有更狠的整残德国的计划,需要在未来慢慢实施。
同盟国的巨头们一致认为,要想将德意志这家人永远按住,不能让他家翻过身来,必须实现四个目标:去军事化、去纳粹化、去工业化,民主化。四个词开头都是D,所以叫4D计划。
这4D计划由四个国家主导,在自己的占领区内进行,这可热闹了,西占区英法美三个国家,意识形态、宗教信仰比较接近,所以他们执行这个计划,动作还是基本一致的,而苏联那部分就大不相同了。
第一条不能同步的就是民主化,大家想象一下,“民主”这个词在东西占区肯定有不同的解读啊,至于军事化和工业化,可想而知了,军队没了,将领被审判了,哪里还能军事化?厂房设备拆掉换钱了,工业结构被严重破坏了,哪里还能工业化呢?
倒是去纳粹化是个同仇敌忾的工作,也就是,四个占领区,根据自己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肃清纳粹分子,让“纳粹”这个词汇永远脱离德国人的生活。
德国人一半被英法美,一半被苏联用各种手段调教,两边偶尔还憋着互相竞争,此时的德国是两种政体和意识形态的表现舞台,东西方都想向对方和全世界显示,自己的管理教育方法是最科学最优越的。两个占领区如同双胞胎兄弟,本来外表动作、思想行为都是一致的,后来被分开送给不同的人家教养,终于变成越来越不像的兄弟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