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群战术

狼群战术

纳粹德军即将失败,老希的宏伟梦想将被即将到来的现实踏得粉碎,可是纳粹德军还有许多故事没有说完。之前我们重点讲述的,都是德国的陆上战争,“闪电战”被誉为德军取胜的法宝。德军一直号称有两大法宝,另一个,就是他家的“狼群战术”。

“一战”时,德国的潜艇是他家重要武器之一,到“二战”时,潜艇战继续发扬光大。这也是无奈的事,因为英国的海面优势,德国想尽办法也无法在水面上与之争霸,只好在水面以下玩阴招。

所谓“狼群战术”,就是德国海军的一种潜艇战法,跟群狼进攻一样,十几艘潜艇趁月黑风高悄没声息地潜到商船或是战船周围,找好位置后,突然出水发射鱼雷,将重型舰只打沉,潜艇再次下潜,迅速逃离凶案现场。

战法的发明者,是德国的海军名将邓尼茨,这个人物在“二战”结束前后是纳粹最重要的人物。他在“一战”时,指挥无限制潜艇战,发现潜艇对大型船只这种打法非常不利,于是“二战”开始就发明了这种以小打大,以多打少,聚众犯罪的打法。

在“二战”刚开始阶段,“狼群战术”屡屡得手,威风无比,德国海军差一点雄霸大西洋,盟军舰只,尤其是商船屡遭黑手,损失无数,补给线严重受创。而邓尼茨因为这种打法,江湖人送外号“狼头”,一路平步青云,直升到海军司令。

盟军也不会傻乎乎地被动挨打,一直针对“狼群战术”找对策。盟军的反潜技术反潜装备不断升级,狼头的思维还停留在最初的胜利,进入1943年,狼群战术能得手的时候越来越少,而狼群本身还经常遭遇重创,随后,狼群宣布失败。

狼群战术对后来的海军影响是巨大的,进入现代战争,面对庞然大物航空母舰时,潜艇还是最佳的武器,就是来自于邓尼茨这种战法。

狼群横行大西洋时,德国海军决定抓住这个有利时机,让自己的水面舰艇出去见见世面。这样,德国海军最自豪的“俾斯麦号”战列舰带领一支还算体面的舰队开进了大西洋战场。“俾斯麦号”战列舰是德军和英军军备竞赛的产物,纳粹花费巨金秘密打造,在战舰方面,绝对是奢侈品一类的,号称“不沉的海上堡垒”,还被称为“海上死神”。

因为德国海军的江湖地位一般,这次以这么高档的战舰出海开战还要进入大英帝国控制的大西洋,兹事体大,所以“俾斯麦号”出海时,老希亲自到港口送行,不过老希没想到,这么贵的宝贝沉得这么快。

1941年5月24日,一进入大西洋的“俾斯麦号”就被英国舰只盯梢,“俾斯麦号”遭遇的第一个对手就是英国战舰“胡德号”。胡德是英国18世纪的海军名将,用他名字命名的这艘战舰,是“二战”以前,海面上最长最大最强最帅的军舰,也是英国海军的王牌。

“俾斯麦号”和“胡德号”相逢在清晨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是忘掉,在这交会是互放的光亮……(原来徐志摩的《偶然》是预言这两艘战舰的故事啊!)

这样两艘名舰这样的相逢,一点金风玉露的惺惺相惜都没有。“胡德号”先开火,然而他搞错了,他的炮火打向了跟“俾斯麦号”出海的另一艘战舰,而“俾斯麦号”眼神好多了,舰上的主炮齐发,准确命中了“胡德号”的弹药舱,“胡德号”断成两截,不到三分钟就沉没,舰上1000多官兵一起沉入海底。

初出江湖,首战告捷,“俾斯麦号”果然够铁血。“胡德号”是英国人心中的宝贝疙瘩,就这样被一个海上新手打沉了,让英国海军很沉痛,他们下定决心要报仇。

英国人的报仇跟黑社会帮派很像,那就是召集很多打手,追着仇家跑,见一次打一次,最好打得你妈都不认识。

5月26日,“俾斯麦号”在英吉利海峡的风浪中落单被仇家堵住,英国的战机在天空对“俾斯麦号”一轮轮轰炸,水面上,5艘英国战舰团团围住“俾斯麦号”,以一种疯狂的频率向它发射炮弹。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俾斯麦号”中弹千余发,甲板上火焰冲天,浓烟滚滚,挣扎了一阵后沉没,在“胡德号”沉没的三天后,就随它而去。

大西洋海底,名舰荟萃,海底的动物们可以组建一个主题游乐园。(老杨发现,船只这东西,花钱越多沉得越快,这帮败家孩子总是把大把的钱丢进水里。)

“俾斯麦号”这样的高档奢侈品刚进入大西洋就被打沉,标志着德国海军经过几年刻苦建设,跟大英帝国的海军还是有巨大的差距,所以后来的战役,海上的主动权,德国人也不敢幻想了。一直没有制海权,也是纳粹最后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