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火索和宣战
奥匈帝国迫切想要吃掉波黑和塞尔维亚,在欧洲两大派系分边站好后,最焦点的矛盾就是奥匈对塞尔维亚的眼露凶光。
1914年6月28日,奥军在波黑靠近塞尔维亚的边境上搞军事演习,假想敌就是塞尔维亚。斐迪南成为王储后,还被提升为奥军副总司令,所以派他到演习地点视察情况,并检阅军队。斐迪南喜欢干这事,因为可以带着老婆抛头露脸。
在人家边境演习就已经是挑衅了,还选了很缺德的日子。1398年6月28日,塞尔维亚军队在科索沃浴血奋战,终于不敌土耳其铁骑亡国,从此塞族沦陷在阿拉伯人手里500年。6月28日是人家的国耻日,选那天去挑衅,跟某些导演翻拍经典名著的目的一样,纯粹找拍。
在萨拉热窝的大街上,王储夫妇遇袭,双双死去(详细过程参见《老大的英帝国》)。这个事究竟是谁策划谁实施谁是幕后黑手都不重要了,王储死了,一定要有人负责,一定会有人报仇,也一定会有人以此大做文章。
弗兰茨皇帝听到消息,当时就晕倒了,总算调整了心情后,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出了一张包括10个条件的最后通牒,10条的内容大概就是要求塞尔维亚查封反奥刊物、取缔反奥组织、革除反奥官员之类的。虽然这10条被英国人称为“有史以来一个国家对他国发出之最可怕的文件”,可是对塞尔维亚来说,奥匈帝国实在不能惹也不好惹,所以他家忍辱负重,答应了其中的8条。奥匈帝国根本就没指望对方能全答应,7月28日,就以对方不配合为名宣战。
德皇威廉二世早在几年前就说了:“火药是干的,剑是磨过的,目标是明确的!”意思是,德意志早就做好了战争准备。听说斐迪南王储遇刺,威廉二世毫不掩饰地表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在奥匈方面发来的关于战争要不要开打的信件上,德皇批复:“要么现在就干,要么永远不干!”
从威廉二世这个急不可耐兴奋莫名的态度,再加上之前介绍的他办的那些事,要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挑起的,这两家是不是有点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