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祷之手
从丢勒开始吧,这是个画家。老杨发现。大部分德国历史书籍上会引用丢勒的作品,说他是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应该毫不过分,在他的时代,能跟他同列争锋的,恐怕只有意大利的达·芬奇。
15世纪,文艺复兴几乎燃烧了意大利,而德意志依然黑暗冰冷,丢勒的出现,也许是这个时代德意志罕见的艺术之光。
丢勒出生在纽伦堡一个冶金匠的家庭,13岁时,就因为一幅逼真生动的自画像表现出绝顶的天赋。后来,丢勒就变着法子为自己画像,画了各种各样的丢勒,终于为自己赢得了一个“自画像之父”的美名,这种称号怎么听都有点自恋。
丢勒擅长画自己、画别人,还出入宫廷为皇帝画像。他在版画和素描方面的成就非常高,作品精细严谨,名作很多,不过那些作品的名字,就算老杨一一列出,不懂绘画的“地主”估计也都没啥感觉。但是,丢勒有一幅作品是出现在很多场合的,比如教堂、比如高档会所,有的时候,还被很多品味独特的人挂在家里。有一次,老杨在一个嘈杂餐馆熏着香的小厕所里看到了这幅画,让上厕所这种庸俗行为突然变得很神圣!这幅画最大的特点是,你只要看过一遍,你就肯定忘不掉,这幅画就是著名的《祈祷之手》。
这是一幅简单的素描作品,画面正中是一双严重变形的手,双手合十。长茧的指节、变形的手指、暴起的筋络,细腻逼真,有摄影作品一般的真实震撼。而这幅绘画史上著名的素描作品是有一个感人故事的。
丢勒年幼时,家里有兄弟姊妹18个,家境困难。丢勒和哥哥艾伯特都被发现有艺术天赋,丢勒的父亲找到一个机会,可以送一个儿子跟纽伦堡的著名画家学习。可是家庭只能负担一个孩子学画的费用,兄弟俩最后决定,抛硬币决定谁去学画,谁留在家里做工。
硬币的结果是丢勒去上学,哥哥艾伯特无怨无悔地去附近的矿场做工,挣来的钱资助弟弟的学习。就这样,4年之后,丢勒成功地超越了自己的老师,声名鹊起,也挣了不少钱。毕业后,衣锦还乡的丢勒回到家乡,对哥哥说,现在,他可以帮助哥哥实现理想了,他愿意出钱让哥哥去学画。
艾伯特将自己的双手送到丢勒面前,告诉弟弟,太迟了,这辈子,他都与画笔无缘了。4年的矿场劳作,艾伯特的双手已经严重变形,指节粗大,布满老茧,显然不可能再学画了。这双手当时让丢勒泪流满面。
为了这一份不可名状的遗憾和愧疚之情,丢勒当晚决定将艾伯特这双手画下来。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是作者情绪的体现,丢勒带着最真挚的感动画下了这双手,让这份伟大的爱和奉献永远留在了艺术史上。
不管过了几个世纪,人类的思想和价值观如何变化,这双《祈祷之手》要表达的慈悲和感恩,每个人都能体会到。因为这幅画里传达的情感跟某些基督教的精神暗合,本来丢勒只是将其命名为《手》,后来被改成了《祈祷之手》。
这幅画现藏于纽伦堡的陈列室中,去到那里的“地主”请驻足仔细感受。
跟其他的欧洲艺术家一样,丢勒也是个全科人才,他在画作上表现出来的完美的布局和结构,来源于他对数学和几何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