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特烈大王
1740年,登基的不光特蕾莎一个。这一年,普鲁士王子腓特烈也终于熬出头了,不用总担心挨揍了,因为那个暴躁的老爸死了。
家暴环境下长大的小孩,千万别指望他有爱心,腓特烈二世一登基,他就带头欺负孕妇。整个奥地利王位战争,从头到尾的中心内容,就是腓特烈二世对西里西亚的争夺。
■西里西亚 (资料图)
西里西亚也就是现在的波兰西南加捷克东北一带。真是一块宝地,土地肥美,种什么都疯长,而更值钱的是,这里的煤、铁、铜、铅、锌储量丰富。
西里西亚原来也是一个公国,17世纪晚期,绝嗣了,一个聚宝盆成了无主财富,全德意志的诸侯都流口水。谁抢到算谁的,哈布斯堡家族动作比较快,先霸住了。抢来的是赃物,不受保护。特蕾莎继位,腓特烈就提出对西里西亚的要求,收到对方的拒绝后,普鲁士就打起了反对女人当家的大旗,军队开进西里西亚。
在腓特烈二世登基之前的那几年,他已经不太怨恨老爸了,因为他见识到了他老爸一手训练的骁勇军队,他知道,这是他收到的最有价值的遗产。
1740年底,2.5万普鲁士军队突袭西里西亚,奥地利守军防不胜防,立时乱了阵脚,节节败退。第二年,特蕾莎就不得不答应腓特烈的条件议和,将西里西亚割让给普鲁士。
特蕾莎并不是被打怕了,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局势,这位年轻的女王一直镇定而智慧。对女王来说,当时面对的最紧要的问题是自己的继位权和老公弗兰茨的皇位。反对她的德意志诸侯联盟萨克森、巴伐利亚、普鲁士联手推举了新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也就是巴伐利亚的选侯查理七世。这家伙最坏,早先查理六世为自己的女儿贿选的时候,这厮早早就签字同意特蕾莎继位。等查理六世一死,他马上伙同团伙杀进了波希米亚,自说自话登基成为波希米亚国王,随后被德意志诸侯选举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特蕾莎对西里西亚的放弃,是一种壮士断腕的割舍,她要全力对付占据了属于她家皇位的查理七世。
奥地利军队采取了围魏救赵的战术,没有正面进攻占领了波希米亚的敌人,而是直接入侵查理七世的巴伐利亚大本营,逼他回家救援。奥军打不过普鲁士,打其他诸侯还是够的。特蕾莎这一轮反击,不仅占领了查理七世的巴伐利亚老家,还把波希米亚收复了。
腓特烈二世发现这个女人不简单,猜测她只要一恢复元气站稳脚跟,肯定会将西里西亚收回去。趁着奥地利和巴伐利亚还没最终了断,普鲁士军队又加入战团,这一次,腓特烈二世野心更大,他出击刚刚被奥地利收回的波希米亚。
我估计特蕾莎女王对兵法的学习上就学会了“围魏救赵”这一计,上次对巴伐利亚奏效,女王决定对普鲁士也来一轮。奥军直接扑向了普鲁士王国的勃兰登堡。
从1740年开战到1745年,普奥已经正面较量了5次,奥军几乎全败,包括这一轮围魏救赵。女王没有普鲁士人的犟脾气,打不赢就和呗。只要普鲁士承认女王,并同意王夫弗兰茨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西里西亚就当谢礼送给普鲁士,天打雷劈不得索要。
腓特烈二世达到目的了,也就不再欺负女人了,笑呵呵地撤军回家。经过这一轮战争,普鲁士国土增加了一半,国家还发了一笔小财。此时的普鲁士是骡子是马已经非常清楚了,奥地利方面不得不承认,这伙北方人已经足够和哈布斯堡家族分庭抗礼了。其实,不仅奥地利不敢小觑普鲁士,其他的欧洲国家都感觉到,普鲁士王国绝对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德意志诸侯了,他几乎可以说是进入了欧洲强国的序列。
凯旋回家的腓特烈二世受到了普鲁士人山呼海啸般的喝彩,他们开始称呼国王为腓特烈大帝。叫他大帝的确不符合欧洲规矩,腓特烈二世还不是皇帝,连普鲁士还没全罩住呢。所以严谨的历史书叫他大王。这个名字很低级,《西游记》里的红孩儿,《大话西游》中的至尊宝都可以被叫做大王。
奥地利那边,弗兰茨成功登基,开创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哈布斯堡—洛琳王朝,要说这位皇帝一生的最大贡献,就是帮着特蕾莎女大公生了16个孩子。这个事一定要高度评价,能生一堆孩子绝对是了不起的贡献,想想,之前因为生不出孩子引发了多少祸端?况且,除了生孩子这一项,其他的事,他也帮不上忙,老婆太能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