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的战斗
既然是闪电战,就由不得喊预备开始了,德意志一边对法国宣战,一边就发兵比利时,执行施里芬计划了。
1914年,小毛奇68岁,病秧子,整天愁眉苦脸的,怎么看都不像个能指挥百万雄师的。不过这伙计说了,他一辈子都在等一场世界大战。这是个“官二代”,虽然在军界走势亨通,可他既没受过专业的军事训练,也没参加过正式的战斗,他就这么自信地当上了德意志军队统帅。
■“官二代”小毛奇施行施里芬计划 (资料图)
德意志憋着打这一仗,他家的战前准备是很充分的。小毛奇是技术派,也深知速度是德意志战车取胜的关键,所以他把最大的心血用于铁路建设。根据施里芬的计划,西线战斗一结束,德意志军团就要火速调往东线,这个火速不是吹牛的,“一战”开打前,德意志就可以做到,由西线向东线调兵,只需要24个小时。
为了配合进入比利时的计划,德意志在8月2日就占领了卢森堡,随后对比利时要求借道,8月4日,德意志不管人家答不答应,强行开进了当时是中立国的比利时。
比利时和法国的边境不设防,对德意志方向也是陈以重兵的,早年施里芬还非常委屈地质疑:比利时这帮龟儿子对法国人那么客气,咋个对老子德国人这么凶哦。这事德意志人自己怎么想也不明白。
德国战车遭遇的第一个阻滞就是比利时的列日要塞。谁能想到这么一个一直中立的小国给自己装备了这么隆重的防御呢,三天三夜的攻城,德意志军团死伤无数,列日要塞纹丝不动。
在比利时被拖了三天,这还是闪电战吗?小毛奇感觉事情不妙,赶紧找了个高手过去增援。德意志一战时的头牌名将鲁登道夫登场了,他接班主持对列日的进攻。
列日要塞最难对付的,就是周围的12座炮台,鲁登道夫使用飞艇造成列日平民的伤亡,使列日城不得不投降,可是这12座炮台还是不屈不挠地攻击着德国人。听着这12门大炮的轰鸣,鲁登道夫给小毛奇发了短信:老大,把咱家的法宝开出来吧!
又有明星上场,镜头闪回一下。在普鲁士统一德意志那三场大战中,除了精锐善战的普鲁士军队,运筹帷幄的俾斯麦首相,果决清醒的毛奇将军,德意志还有一个制胜的法宝就是大炮,来自克虏伯家族的大炮。
克虏伯家族起源于德国埃森,最早是个打铁铺子,因为创造出好钢,进而开发出性能优越的钢炮,这个军火家族因而发家致富,甚至名扬四海。克虏伯大炮跟咱家颇有渊源,李鸿章大人对这个东西非常有兴趣,后来成为大清重要进口商品之一,此后中国半个世纪的各种战争,几乎都能看到克虏伯大炮的身影。
克虏伯家族在德意志地位尊崇,饱受皇恩,德意志帝国乃至以后的德国最高当局都将其视为国家柱石。
德意志计划打群架,兵器准备肯定是第一重要的。20世纪初,德军总参谋部就要求设计一种用于攻克堡垒的能在陆上运输的重型大炮。这种重型火炮能以高角度发射,使炮弹落在堡垒的顶部,准确地击中特定目标。
这种重型火炮就是著名的“大贝尔塔炮”。这可真是个大家伙,炮身连炮车重120吨,运输时分解,需要一个火车头才能拉动,还要铺设专门的轨道。因为发射后座力太强,安放炮位时,需要先用混凝土浇灌一个几米深的底座,把这门炮安好就需要几个小时。
费这么大劲是值得的,这门炮可以发射一吨重的炮弹,千米外穿透钢筋混凝土建筑,威力惊人。
克虏伯公司到1914年初才研制出来,到开战时的8月才生产了5门。列日要塞受挫,小毛奇大笔一挥就将其中的4门批给了鲁登道夫。
当时世界上的炮,口径超过300毫米就已经是巨炮了,“大贝尔塔炮”口径是420毫米。这四个超级大怪兽一字排开,列日城的守军真有点目瞪口呆。
即使是面对这样的武力,英勇的比利时军队还是守了四天。攻克列日要塞,德国军队损失了4万人,至于给德军攻击了11天的列日城是个什么状况,大家可以大胆想象了。
小毛奇事先肯定没想过会在比利时受挫,浪费了这么多时间,而更让他没想到的是,英国军队真的登陆参战了!
施里芬计划施行有个大前提,那就是不要刺激英国人,而如果已经刺激了,就要动作快,可以赶在英国人上岸之前先制服法国。可是,比利时的行动让最坏的状况发生了,在法国边界,德意志军团遭遇了英国军队。
此时可以说,施里芬计划失败了一半。不过德意志军队面对英法联军还是颇有优势,在法国境内步步推进,然而,这已经不是轻灵闪腾的闪电战了,德意志陷入了他们最不愿意发生的阵地战,而且非常胶着。
1914年9月初,德军挺进到巴黎城下,貌似德军还是将他们的行动控制在计划内。9月6日,巴黎东南面的马恩河,德意志与英法联军会聚于此,打响了“一战”中最重要的马恩河战役。
马恩河战役如果获胜,德军一口吃掉巴黎,西线基本可以宣布胜利。然而,德军没赢,因为兵力不够。这个事必须找小毛奇问责。这个伙计没吃透施里芬计划的精神,他自作聪明了。
德意志的西线,分左右两翼,绕道比利时进攻法国的,是德军右翼,是一支奇兵。而德意志的左翼,在阿尔萨斯和洛琳一带牵制法军的主力。既然是牵制,就是最少的人办最多的事。小毛奇胆子小,他害怕法军主力吃掉德意志好不容易搞到手的洛琳地区,所以他从右翼抽了两个军团补充左翼。军事史上,每说起这件事,很多人都想把小毛奇拖出来痛打一顿。要知道,施里芬老爷子的临终遗言是:千万不要削弱右翼!
马恩河战役结束后,小毛奇对威廉二世说:陛下,我们输掉了战争。而后劝皇帝此时停手,中止所有的战事。威廉二世显然没有小毛奇看得遥远,他将小毛奇撤职,继续打。不就是刚开场的战役失败吗,怎么就说整个战争失败了呢?对,几乎可以说,马恩河的失败直接导致德意志最后的惨败。因为马恩河不胜,施里芬计划彻底破产。此后的几年,德意志的西线陷入了与英法联军的堑壕战,胶着了四年直到战争结束,而东线战事按时开球,还要应付骁悍的俄国人,两线同时开打,这不就是德国必死无疑的状态吗?
马恩河战役是历史上著名的改变了历史的战役之一,如果德意志取胜,整个世界的历史将不知道怎样发展。
德意志进入比利时,东线的战斗就已经开始了。列日要塞一战成名的鲁登道夫被派往东线,应该说这里的战事非常顺利,俄军败退,德意志一直开进了俄属波兰。鉴于历史上对俄国作战的教训,鲁登道夫也不敢深入,这样一来,东线的战斗也不能彻底了结,德意志在战争开打的头一年就沦为被两头拉扯的态势,糟糕的开局预示着悲惨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