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巴罗萨计划
开战之前希特勒被迫委身给斯大林,显然是逢场作戏而且心怀幽怨。其实,丘吉尔才是老希的真爱,老希一直有个梦,那就是牵着丘吉尔的胖手,一起杀进莫斯科,把大胡子抓出来揍死。
老希最恨的,犹太人、斯拉夫人、布尔什维克。眼下犹太人如同砧板上的肉,老希想杀就杀,可以不用顾虑了。而最大的斯拉夫+布尔什维克头目大胡子还逍遥在外呢,现在老希控制了大半个欧洲,纵然英国人不驯服,他们也翻不了天,小胡子想打大胡子想得心都痛了。
上篇说过,整个“二战”,老希负责战,盟军意大利负责“二”,这个二弟除了给所有人找乐子,还捅娄子,老希经常跟在后面收拾残局。
老墨心比天高,水平下贱,看着德意志军队在欧洲大陆的王者霸气,颇为嫉妒,总想着要跟老希争个高下。
被法国的残兵败将收拾一顿后,意大利将满腔怒火发泄在巴尔干半岛了,现在的巴尔干地区,唯一还自由的就是希腊和南斯拉夫,老墨选择希腊动手。这一场挑衅,希腊不仅将意大利军队赶出了希腊,还进攻了意大利的殖民地阿尔巴尼亚。
老希实在看不下去,他进攻苏联,也需要清理自己的侧翼,于是帝国的军队就开进了希腊。同样是轴心国的坏蛋,做坏事的本事怎么差别这么大呢。德国人一下场,战局瞬时逆转,英国人派了军队支援希腊,这家人现在对撤退颇有心得,所以在希腊联军又玩了一次大撤退,老希全取巴尔干。
巴尔干的战争让老希对苏联的进攻延迟了两个月,而在攻击苏联的日子里,还要留下一定数量的部队在巴尔干镇压游击队,大家都知道,南斯拉夫有个叫铁托的同志一直领导着不屈不挠的游击战斗。巴尔干半岛分散了纳粹的兵力精力,试想如果墨索里尼这帮窝囊废能稍微懂点事有点出息,老希在苏联的行动说不定就不一样了。
打谁家,早一点晚一点可能都不是重要问题,但是打苏联,时间和日子要算得非常仔细,因为务必速战速决,以回避老毛子家那害死了无数高手的恶劣天气。
1941年6月22日,德军153个师加上降国军队500余万人,大举开进苏联,老希的计划是,3个月内了结大胡子,以后的江湖,只准有一个胡子!这就是著名的“巴巴罗萨计划”,小胡子以红胡子之名对付大胡子。
开局非常顺利,纳粹的军队几乎是御风而行,占领了大量苏联重要工业城市和设施,苏联红军被打得措手不及,手足无措。1941年10月2日,纳粹兵临莫斯科城下。当时的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已经通知报纸预留版面,随时宣布帝国占领莫斯科这个“伟大的胜利”。
让希特勒没想到的是,在莫斯科他们遭遇了从没见过的玩命抵抗,整个城市全民皆兵,殊死保卫首都。最倒霉的是,这一年的冬天特别冷。老希根本没预备要在莫斯科过冬的,德军的冬战装备异常匮乏,而且希特勒本人没到过这么冰天雪地的地方,他想不出会冷到什么程度。不仅需要御寒的冬装,还需要白色的冬装,否则大雪中军团无法隐蔽,最要命的是,燃油凝固,坦克装甲车全部瘫痪,就连战士的枪栓都被冻住,拉不开了。
相比之下,主场作战的苏联红军装备好多了,至少人家有手套,有棉帽,有耳朵套,还有丰富的冬季作战经验。11月7日,十月革命胜利24周年,史上最著名的红场阅兵,斯大林慷概激昂地演说后,千万斯拉夫子弟带着保家卫国的一腔热血从阅兵广场直接进入战场,那些青涩的少年,大多数人再没有回来。
莫斯科保卫战应该是世界战争史上最壮丽的一幕,大战从一开始就让所有的苏联人热血澎湃,著名作曲家、苏联国歌的作者亚历山大罗夫专门谱写了《神圣的战争》一曲,鼓舞士气。这首曲子几乎每个中国人都会哼哼,因为有一部很火的电视剧《潜伏》用它做了片尾曲。
不管什么样的对手,只要进入苏联被拖到了冬天,基本可以宣布自杀成功。苏联的胜利就是将德国人拖进了冬天。12月,苏联红军开始反击,虽然不能将德军完全赶出苏联,但是希特勒不得不宣布,东线又陷入了他最不希望看到的胶着状态。
莫斯科保卫战是纳粹战车启动以来最大的失败,继不列颠空战后,再次打破了纳粹不败的神话。其实,不管苏联红军和老百姓多么神勇,最后让希特勒的计划没有实现的重要原因是:苏联实在太落后了,交通贫瘠,道路泥泞,德国人最擅长的装甲部队根本跑不动,在路上耽搁的工夫太多了。
德军在苏联战事不顺,就给日本写信,让他们赶紧动手。前面说到,老希跟日本人结盟的原因就是指望他们帮着打苏联,现在正是需要他家的时候,日本想什么呢?
日本没想过苏联的事,他们憋着偷袭珍珠港呢。1941年12月7日,老希被苏联的战事整得上火,突然被告知,日本人炸了美国的珍珠港!老希一口气没上来,差点抽过去。老希非常清楚美国的实力,而且他还牢牢记着“一战”时因为美国参战带来的的逆转,“二战”开打前,老希一再指令德国海军,绝对不能袭击美国的船只,只要美国人不参战,帝国的军队基本还能控制欧洲的局势。这下好了,美国人参战了,而且对美国来说,欧洲当然比亚洲重要,他家一参战,当然是一头扎进欧洲战场帮忙。
进攻苏联的失败和日本偷袭珍珠港宣告着老希的好运气正在消退,而找了这么“二”的两个兄弟,从开始就注定了老希最后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