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诸国的出生证
从铁锤到矮子再到大帝,丕平家族真是一代胜过一代,如果查理大帝再生出一个比他还狠的儿子,我们就要怀疑这家人到底是什么品种,竟然能在繁殖中不断优化基因?!好在上帝是公平的,待到查理要传位的时候,只有最没用的儿子路易在眼前晃悠了,这个瘦弱苍白的小王子吃力地戴上了沉重的罗马帝国皇帝的皇冠,他就是路易一世。
路易在查理大帝身上最显性的遗传就是信仰虔诚,这一点青出于蓝,甚至历史书送他一个“虔诚者”的外号。其实“虔诚”有点用词不当,说他“迷信”更接近事实。
每天,路易一世除了安排国家大事,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从皇宫到大教堂去祈祷,风雨无阻。他继位后第三年的一天,当他去教堂经过皇宫的游廊时,突然木质的廊檐坍塌,将皇上砸伤。这要是正常人被砸,第一个反应肯定是追究皇家建筑承包商的责任。不过皇上的意识飘得比较远,他马上认为这是某种神启,凶多吉少,搞不好自己就命不久矣。
出于这个考虑,路易除了自怨自艾感慨身世,急急忙忙地开始着手安排后事。历史上手足相残教训残酷,查理大帝曾告诫路易,还是尽量按长子继承这个办法来传遗产。路易有三个儿子,长子洛泰尔,老二丕平,老三路易。根据长子继承的原则,法兰克王国的主要部分加上意大利就传给洛泰尔,同时,洛泰尔还领了神圣罗马帝国共治皇帝的位置,路易一世驾崩后,洛泰尔就扶正成为皇帝。二王子丕平分到了阿基坦地区,三王子路易分到了巴伐利亚地区。
法兰克的贵族地主们最喜欢王子们互殴,他们好趁乱揩油,扩充自己。现在这个传位方式,实力相差太远,这哥三个动手的机会不大,让地主贵族们很失望。
好在,法兰克国王从诞生就注定了这个风格,那就是,亲兄弟,明干仗。路易一世交代了后事,就等着上帝招他过去玩,谁知道他误会了上帝的意思,上帝对他好着呢,不但不安排他早逝,还给他一个梅开二度,老来得子(其实也不算太老)。
如果说皇宫游廊的工程事故真是个神启,那应该也不是给路易一世,是给他老婆的。路易一世立好遗嘱的第二年,皇后死了。尸骨未寒,路易一世迎娶了一位出名的大美女尤迪丝,尤迪丝来自现在德国西南部,当时叫土瓦本的位置,她的父亲就是在当地军政大权在握的韦尔夫伯爵。
德国的历史,牵涉到很多欧洲的重要家族,虽然很费劲,但也没办法,这支韦尔夫家族就是很重要的一家,大家尽量记住它。
尤迪丝不仅美艳而且聪明,深得路易一世的恩宠,婚后不久就生了个女儿,接着,又生了个儿子!路易一世45岁再次当爹,心中百感交集,抱着这个宝贝小儿子不撒手,傻乐了一天,为表达对新儿子的爱意,特意沿用了英雄父亲的名字,小王子起名为查理。欧洲历史上很多国王不都有外号吗,查理的外号是“秃头”。不过,根据史料,实在没有证据证明查理患有任何会导致脱发秃顶的病症,貌似他一直都有头发,老杨确信他的发型跟历史进程无明显关系,大家也就不纠结了吧。
路易一世傻乐,皇后乐不起来,自己饱受恩宠没用啊,生出儿子来也没用啊,因为路易一世所有的财产已经分光了,尤迪丝母子现在金尊玉贵的,将来路易一世下岗后,母子俩到哪里领退休金?谁给买医疗保险?
从查理出生,尤迪丝皇后彻底变成一个欧巴桑了,她是天天念夜夜念,早也念晚也念,翻来覆去就是一句:“给俺儿子一块地!”
其实,就算她不念,路易一世也在考虑这件事,怎么给自己的小儿子一块立足之地。指望三个大儿子发扬风格一人让一块是不可能的,没有商量,只能硬来。于是,在查理6岁那年,路易一世正式宣布,查理16岁的时候,将得到阿尔萨斯·库尔·阿拉曼公爵领地加上勃艮第的一部分土地。
哪里会有凭空冒出来的土地,基本上就是从太子爷的遗产上割出来的。大家还记得《老大的英帝国》里亨利二世的故事,人家就算是同父同母的弟弟都不肯相让,这个异母的弟弟就更别指望了。路易一世刚把话放出来,大哥带着两个弟弟三人就联手造反了!
法兰克王国所有皇室家族亲情都很淡漠,孝顺这两个字在他们的字典里更是不存在,三兄弟直接罢黜了父皇路易一世,监禁了小弟弟查理,后妈尤迪丝更是被丢进了阿基坦一个修道院,据说那里专关通奸女人和巫婆。
一个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是不容易被罢黜的,有些忠心的诸侯会勤王的,不久路易一世又跌跌撞撞恢复了王位。然后,这一个爸爸四个儿子就热闹了,前后进行了四次分地,怎么分都有人不爽,一不爽就起兵造反。路易一世是既没有智慧解决遗产问题,也没有勇气对亲生儿子下死手,最后心力交瘁而死。当时二王子丕平也死了,所以路易一世驾崩后,遗产之争就在洛泰尔、路易和查理之间进行。这一场三国演义,洛泰尔显然是曹操,路易和查理于是非常聪明地选择了孙刘联盟。
■这一场“三国演义”签发了“现代欧洲的出生证” (资料图)
路易和查理的孙刘联合还有个小故事,在现在的法国东部,隔着莱茵河与德国对望这个位置,有个城市叫斯特拉斯堡,当年路易查理签订合伙合同就是在这里。旧社会签合同,没有盖章公证这些琐事,两边发毒誓,说话算数,如有违背万箭穿心,生儿子没有××诸如此类的。路易和查理发誓就很好玩了,这两个明明是兄弟,却用不同的语言盟誓。路易那方发誓用的是罗曼语,而后发展为法语;查理那方用的是条顿语,被认为是最早的德语,而发誓的内容形成专门的文书,用的是拉丁语。不管是条顿语还是罗曼语,都说明这两兄弟虽然血缘如此接近,却已经代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了,斯特拉斯堡等于见证了两个国家的诞生,所以这个城市在法德两家都有特殊的意思,是欧洲旅游著名的人文景点,“斯特拉斯堡誓言”也成为欧洲历史文化一个特定的词组。
曹操在孙刘盟军的步步进逼下节节败退,最后,大哥终于同意坐下来,签订最后的分地方案。843年8月,《凡尔登条约》签订,三兄弟在彼此感觉不错的状态下完成了这个折腾了30多年的领土纷争,查理曼帝国被切成三份,莱茵河以东,所谓东法兰克归了路易,莱茵河以西那片——西法兰克是查理的,原来的皇帝大哥洛泰尔领了意大利加上东西法兰克之间的一个长条地带被叫做中法兰克的。洛泰尔死后,他的三个儿子又平分了中法兰克这一长条土地,于是原来查理曼帝国的领土上,有叔侄5个王,都对自己的居住环境不满意,都想推掉围墙扩大院子,一通混战。而夹在东西两个法兰克王国中间的洛琳地区,就成为是非之地,左邻右里为它焦躁了好几个世纪。
《凡尔登条约》被认为是“现代欧洲的出生证”,德国、法国、意大利三个国家大约就是由此时逐渐形成并开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