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适宜性评价工具的选择
2025年10月13日
3.1.1 适宜性评价工具的选择
实践基础、信效度和专家意见是本研究选择适宜性评价工具的主要依据。在12篇我国的适宜性评价实证文献中,有9篇选择了AEP作为评价工具(见表2-2),因此,可以认为在几种评价工具中,AEP在我国有相对较好的实践基础。此外,AEP的信效度曾在多个国家进行过检验,且在与其他工具的信效度进行比较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结果[85,151]。最终,通过与两名临床医师的讨论,本研究拟选用AEP作为本研究适宜性评价工具的原型[152]。
原AEP由美国学者Gertman和Restuccia所开发,原AEP的客观评价指标分为入院和住院日适宜性评价指标两个主要单元。其中,入院部分包括患者状况和服务强度两个维度;住院日则包括医疗服务、护理/生命支持服务和患者病情3个维度的内容。此外,AEP还包括一个主观评价指标部分,即“凌驾选项”(override option)。该选项用于将主观评价指标“凌驾”于客观指标之上,即当某入院/住院日满足一个或多个指标,但仍然应视为不适宜时,评价者可依据对适宜性内涵的理解及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将其评价为不适宜入院/住院日;反之,当某评价客体不满足任何一个指标时,也可以使用该选项将其判定为适宜入院/住院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