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水港口岸功能延伸与跨境物流网络复杂性研究
本书提出了内陆地区基于无水港形成的两类跨境网络:以无水港为起点的陆上跨境通道(中欧班列)和基于无水港与海港定向合作的海上跨境物流网络,并对其结构与特征进行了研究。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对内陆地区通过无水港连接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广义海运物流网络的复杂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内陆地区在广义海运物流网络中的外向型物流连通性及其优化策略。考虑到广义海运物流网络中内陆与海港连接的新结构特性与连通性影响因素,如距离、物流成本、运输方式、物流补贴政策等,综合复杂网络分析方法与物流引力模型方法,设计了内陆地区外向型物流连通性指标体系。据此指标体系,对我国15个内陆省与127个港口构成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广义海运物流网络中的外向型物流连通性特征进行了分析与原因探究,并对基于无水港提升内陆省的外向型物流连通性的优化策略与政策建议进行了挖掘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