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连通性的研究是在大范围区域性和全球性海运物流网络范围内的港口连通性研究

(二)港口连通性的研究是在大范围区域性和全球性海运物流网络范围内的港口连通性研究

Jiang等人(2015)提出了一个分析港口连通性的框架,从全球集装箱班轮运输网络的角度,考虑集装箱通过中转港口的转运问题。Wang和Cullinane(2016)开发了一种用于测量港口中心性的研究框架,以评价港口在区域和全球海运网络中的相对重要性。他们的研究将海运物流网络的地理范围扩大至大区域和全球范围。

上述所有研究仅仅集中在海运物流网络的水上一侧的连通性研究,而忽略了对海运物流网络陆地一侧的研究,这有可能会带来港口连通性评价的片面性。Wang等人(2016)发现了这一问题,并且提出了一个评价海运物流网络港口连通性的综合指标,该海运物流网络包括沿海海运市场,区域性喂给服务,延伸的港口—腹地系统,包括了海上一侧和陆上一侧两个部分,因此与前面的研究相比,他们提供了一个更为全面的港口连通性概貌。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陆侧要素比如腹地要素加入了港口连通性评价体系中,但是陆侧部分仅仅是作为影响沿海港口连通性的一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