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水港的物流网络结构研究
2025年09月26日
二、基于无水港的物流网络结构研究
基于无水港的口岸功能延伸构建的跨境网络虽能带给内陆地区外向型物流特征,但由于缺乏系统规划而导致无水港功能不能很好发挥,物流网络能力较弱。如何在现有无水港资源基础上,从系统角度设计内陆地区参与“一带一路”的结构合理、高效便捷、系统协调的跨境物流网络是这部分要研究的问题。本部分研究了将内陆地区通过无水港的辐射与枢纽作用连接到沿海港口与延边口岸,进而对接“一带一路”的轴辐式跨境物流网络设计方法,提出了一个两阶段物流引力模型。考虑通关政策、物流扶持政策等因素对无水港物流综合实力的影响,研究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无水港物流质量评价方法。考虑到外环境和政策对无水港、海港、延边口岸之间物流引力关系的特殊影响,提出了一个新的“物流引力影响系数”,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改进的物流引力模型,并根据现实需要设计了三种轴辐式物流节点连接机制。基于三种连接机制,以我国辖域内具有无水港布局的所有内陆省为研究范围,构建了17个内陆省的196个地级市与分布在其内的39个无水港与13个沿海港口、5个延边口岸组成的轴辐式物流网络,为内陆地方政府对无水港的定位、无水港与海港或延边口岸合作,以进一步提升内陆地区在“一带一路”跨境网络中的枢纽与核心地位提出了决策支持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