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关烦琐,换轨频繁,运行成本高企
2025年09月26日
(三)通关烦琐,换轨频繁,运行成本高企
中欧班列由于经过国家较多,通关需要多国协调,浪费在通关和检验检疫等手续方面的时间不同程度存在,同时加剧了地缘政治对中欧班列顺利通行的风险。又由于中欧班列沿途各个国家的轨距标准不一致,经过不一致轨宽时要实施换轨,也就是换车程序,影响列车运行速度和时效。比如“义新欧”要顺利实现在义乌与马德里之间的往返开行,要先后在哈萨克斯坦、波兰和法国与西班牙交界的伊伦进行3次换轨。另外,列车运行过程中在国内段每过一个铁路局管辖区需要更换一次司机,例如从义乌出发要换7次司机才能达到阿拉山口口岸,在境外路段,每经过一个国境线更换一次司机。因此中欧班列的运行中存在多种运维流程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导致运行成本高企不下,需要进一步协调、优化。
综上,根据中欧班列目前的运行现状和问题的总结,可以知道,中欧班列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成线不成网的彼此孤立格局,直接导致内陆地区还不能依赖中欧班列融入国际物流网络中去,因此,本书对内陆地区参与“一带一路”网络的分析,舍弃了中欧班列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物流通道部分,选择了依托内陆地区无水港与沿海港口合作,将内陆地区通过无水港连接到沿海港口,进而连接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而形成的港口物流网络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