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数据收集

一、实验数据收集

考虑到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强劲需求,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物流网络来连接内陆城市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高内陆城市在“一带一路”互联互通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为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本书选取我国内陆地区为研究范围,筛选出布局有已建成无水港的内陆省份,以地级市为内陆腹地节点单位,应用两阶段物流引力模型建立起了由内陆腹地节点、内陆无水港、沿海港口、延边口岸构成的轴辐式物流网络,将内陆地区连接到了“一带一路”跨境物流网络中去。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商务部2015年3月28日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战略规划与布局,以及我国内陆地区无水港的建设情况,本案例选择了内陆地区17个省级行政区为内陆腹地研究范围,除了目前还没有已建成无水港布局的青海、贵州、西藏三省,我国所有的内陆省级行政区都包含在其中。这17个行政区又由196个地级行政区所构成,这196个地级城市节点就是本案例研究的内陆腹地节点,辖域内分布有39个内陆无水港;另外选择了18个沿海港口和跨境内陆口岸,包括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提到的所有关键港口和口岸节点。其中,17个内陆省级行政区和18个沿海港口与延边口岸见表4-2所示。

表4-2 17个内陆省份和18个沿海港口和延边口岸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