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国家相关政策解读

1.3.1 国家相关政策解读

近年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管理逐步完善,高速公路作为交通基础设施中最主要的部分之一,为进一步贯彻“使交通成为发展的先行官”的发展要求,在高速公路建设管理过程中也需要坚持创新协调等发展理念,不断更新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理念,从全生命周期视角系统规划高速公路建设。《交通运输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十三五’是交通运输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期”,应“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提高交通运输服务品质”,以确保公路养护及物流业降本增效、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取得积极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美丽中国”作出明确指示和形象描述,要求“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绿色文化是绿色发展的价值选择,绿色文化包含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生态伦理道德思想和可持续发展智慧等内容,实践绿色发展理念离不开绿色文化的积极作用。习近平强调,中国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必须大力弘扬绿色文化,让绿色意识、观念和价值深入人心。

《习近平关于交通运输论述摘编》是推动交通运输持续健康发展的科学理论指引,涉及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各个方面,他科学地回答了新时代交通运输发展目标、发展目的、发展定位、发展环境、发展主线、发展基础、发展重点、发展动力、根本保证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充分体现了交通运输在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发展先行官的历史新定位,赋予了建设交通强国的历史新使命。交通人要从服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认识总书记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把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转化为推动交通运输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行动,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9年9月19日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指出:到2020年,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交通建设任务和“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各项任务,为交通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从2021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要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坚强支撑。要推广新能源、清洁能源、智能化、数字化、轻量化、环保型交通装备及成套技术装备。广泛应用智能高铁、智能道路、智能航运、自动化码头、数字管网、智能仓储和分拣系统等新型装备设施,开发新一代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提升国产飞机和发动机技术水平,加强民用航空器、发动机研发制造和适航审定体系建设。推广应用交通装备的智能检测监测和运维技术。加速淘汰落后技术和高耗低效交通装备。要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超级计算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推进数据资源赋能交通发展,加速交通基础设施网、运输服务网、能源网与信息网络融合发展,构建泛在先进的交通信息基础设施。构建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体系,深化交通公共服务和电子政务发展。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要构建现代化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推进精品建造和精细管理。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养护,加强基础设施运行监测检测,提高养护专业化、信息化水平,增强设施耐久性和可靠性。强化载运工具质量治理,保障运输装备安全。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高度重视交通绿色发展,在分阶段目标中,提出到2035年,智能、平安、绿色、共享交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到本世纪中叶,基础设施绿色化水平位居世界前列;还专门提出了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强化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强化交通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三大任务,并要求深化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推进旅游风景道等发展,完善客运枢纽、高速公路服务区等交通设施旅游服务功能。作为国家基础运输主骨架和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紧密的交通运输方式,公路的绿色发展与交通强国目标实现息息相关。绿色公路大力推动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公路设计、建设、运营全过程,不仅推动生态保护修复、水气污染防治、能源高效和新能源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建设等方面的技术研究与应用,更加推动总体设计、路基路面、桥梁隧道、交通工程等各公路专业技术革新与工程品质升级,为内含绿色品质的交通强国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对于BIM信息化、智慧化管理技术的发展,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和相关省市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印发了相关的文件,其主要内容详如表1-3-1所示。

表1-3-1 中国BIM相关文件和政策

续表

交通运输部要求,行业主要设计单位具备运用BIM技术设计的能力。BIM技术应用基础平台研发有效推进。建设一批公路、水运BIM示范工程,技术复杂项目实现应用BIM技术进行项目管理,大型桥梁、港口码头和航电枢纽等初步实现利用BIM数据进行构件辅助制造,运营管理单位应用BIM技术开展养护决策。

为了解决目前公路工程项目设计、建设以及运营各阶段信息传递手段落后和效率低下等问题,公路作业应以BIM技术为基础,研发公路三维数字建模技术,构建全项目道路、桥涵构造物的三维模型;同时结合公路特点研究制定信息数据编码规则,创建公路BIM多元信息数据库,实现公路BIM平台;并在此平台上通过研究数据融合挖掘、模拟仿真等技术,开发公路工程项目设计方案优化、工程量统计、建设进度推演、几何尺寸质量校核、预防性适时养护等多项功能,实现公路全寿命周期的管理和应用。

BIM技术的特征、优点多种多样,可以直观地呈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可将这些特征与优点结合到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最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有效的管理方案,这也会为公路建设注入新的血液、新的活力。通过将BIM 技术本身的特征、优点与实际工程情况相结合,可摸索BIM技术在公路建设项目中的运用。